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雪夜林边逗留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20日版次:12
| 诗歌赏析 |
  我知道谁是这林子的主人,
尽管他的屋子远在村中;
他也看不见我在此逗留,
凝视这积满白雪的树林。

我的小马想必感到奇怪:
为何停在树林和冰封的湖边,
附近既看不到一间农舍,
又在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它轻轻地摇了一下佩铃,
探询是否出了什么差错。
林中毫无回响一片寂静,
只有微风习习雪花飘落。

这树林多么可爱、幽深,
但我必须履行我的诺言。
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走呵,
睡觉前还有许多路要赶。
□〔美国〕弗罗斯特
  【赏析】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著名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有“工业社会的田园诗人”之称。他的诗以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为主。主要作品有诗集《男孩的意愿》《西去的溪流》《林间空地》等。
  这首《雪夜林边逗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在美国的工业城市中生活,惯看人间百态。他深知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人们被纷乱的俗世所扰,难得发现并领略自然世界的旖旎风光,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丽、宁静,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感慨。
  本诗虚实结合,将真实的景物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一幅亦真亦幻的动人图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田园风光的憧憬和热爱,但同时也在诗的结尾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称自己还有许多路要走,是不能长久停留在这片林地里的。这种矛盾的体现其实也是诗人思想的矛盾,他既希望能够获得恬静安逸的乡村生活,又不能摆脱城市的那种忙碌,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许多人的矛盾心理。
  弗罗斯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我构思第一首诗时是在放学途中,一个三月天,整个下午都在写,结果到祖母家吃晚饭都迟到了。当时真是如有神助。有很多人说写作多费神,写作多苦闷。我有两句话经常被人引用:“作者不流泪,读者不流泪。作者不惊奇,读者不惊奇。”但是,另一个特征便是:不管多么悲哀,不许优伤,哀而不伤。我怎么能够、有谁能够跟使自己苦闷的东西在一块而觉得愉快?整件事是表演、本领和奇妙的联想……诗人必须记录各方面的事——周围的神学、政治、天文学、历史、乡村生活。
□偶数

上一篇:“反思怪”在反思什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