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虚假招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4月05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当前正值春招旺季,多家就业平台出现“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养老事业合伙人”等招聘信息,有的声称“工作内容简单,轻松月入十万”,引发求职者关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标榜“体面高薪”的岗位,实则是保险、地产行业的变相销售渠道,部分企业涉嫌虚假招聘等违规操作。(4月2日新华社)
@潘铎印: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嗅到“商机”,将黑手伸向求职者的钱包。一些求职者盲目追求高薪轻信招聘信息,或者贪图便利或利益,成为招聘乱象的受害者。
打击整治虚假招聘要动真格。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致使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损害了求职者的就业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各地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联动执法,加大对网络招聘治理力度,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虚假招聘,对“虚假招聘”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光明:虚假招聘,是对正常招聘市场秩序的一种冲击。治理虚假招聘信息乱象,某种程度上也是促就业惠民生。虚假招聘的治理难点,在于既要正本清源,及时辟谣,更要斩断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牟利的利益链条,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提高求职者的辨识能力。
治理虚假招聘信息,平台不能置身事外。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平台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虚假招聘信息主要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平台应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并对违规账号严肃处理。同时,应当完善信息审核机制,对“招聘指导类”账号加强资质认证。各部门之间也应加强协作,打击虚假招聘背后的诈骗团伙,推动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共治,共同维护清朗、真实、规范的网络信息发布秩序。
@悬羽:“虚假招聘”引发的组织信任危机对企业雇主品牌伤害巨大,但也是企业自我审视与改进的契机 。企业需正视问题根源,从组织诚信层面深刻反思,意识到诚信缺失不仅影响招聘,更会波及企业运营各环节。
在重建雇主品牌过程中,真诚沟通、优化流程、践行价值观以及积极的危机公关与品牌传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且相辅相成。真诚致歉能安抚受伤害的求职者,展现企业担当;优化招聘流程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招聘再次发生;践行价值观为企业奠定长远发展的诚信基石;积极的危机公关与品牌传播则扩大正面影响力,重树企业在人才市场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
让每一寸农田都成为丰收沃土
下一篇:
露营经济要警惕“千村一帐”
上一篇:
让每一寸农田都成为丰收沃土
下一篇:
露营经济要警惕“千村一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