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世代”和“一代”:有条件的同义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24日版次:12
| 民间语文 |
  “世代”和“一代”是不是同义词?改革开放之前,答案很简单:不是。无论是根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还是考察“世代”和“一代”的实际使用情况,那时的这两个词不可能是同义词。到了今天,再来问这个问题,答案是: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是同义词。那么,什么条件下“世代”和“一代”是同义词呢?先请看以下例句:
  (1)北汽焕新升级推出新世代产品(标题,《国际商报》2020年7月3日)
  (2)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题,《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
  (3)走出沉迷:提升“网络世代”关键能力(标题,《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22日)
  (4)青年学员是“网络一代”,如何让他们不被杂音左右?(《人民日报》2016年10月31日)
  例(1)(2)的“世代”和“一代”,用于指物,意思都是“产品升级或指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下简称“新品”)。这时,二者是有条件的同义词。例(3)(4)里的“世代”和“一代”,用于指人,意思是“出生年份大致相同且具有某种相似心理结构和社会行为模式的群体”(以下简称“群体”)。这时,二者也是有条件的同义词。
  表示“新品”义的“世代”或“一代”所构成的词语并不多。常见的,除了“新世代”“新一代”,还有“次世代”“下一代”。“次世代”,最早用于日系汽车的宣传,如今已“破圈”,指“比同类产品更先进的产品,代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比如:仿生人造生物体:次世代的人体芯片(标题,《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65卷第18期)。“下一代”也是这个意思。比如:将目光投向“下一代”产品(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21日)。
  表示“群体”义的“世代”所构成的词语比较多。常见的,除了“网络世代”(1995—2009年出生,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影响很大的群体,相当于“互联网世代”“数字世代”“Z世代”),还有“次世代”(引领某领域研究方向等的年轻群体),“X世代”(1960年代—1970年代出生的群体),“Y世代”(1980年代早期—1990年代后期出生的群体,相当于“千禧世代”),“丧世代”(因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在网络上不断表达沮丧的年轻群体)等。以上表示“群体”义的“X世代”词语,一般都有同义的“X一代”词语与之对应。
  “世代”和“一代”,怎么会成为有条件的同义词了呢?因为,改革开放后,汉语的“世代”和“一代”都有了两个新义项:“新品”和“群体”。其源头都是英语的“generation”,“本是同根生”。先说“世代”。指“新品”“群体”的“世代”,是转写日语指“新品”“群体”的“世代”借入的,而日语这两个义项的“世代”,是用从汉语借入的“世代”去意译英语这两个义项的“generation”借入的。再说一说“一代”。汉语指“新品”“群体”的“一代”,则是直接意译英语中指“新品”“群体”的“generation”借入的。
  这些年来,“世代”“一代”的两个新义项,在使用中已经固定下来了。建议《现代汉语词典》再次修订时,给这两个词加上指“新品”和“群体”这两个常见常用的新义项。    □南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