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热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东莞滘联社区将龙舟文化转化为龙舟经济
年轻人做“龙王”文创 老师傅造赛用龙舟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08日
版次:
04
日前,“个个赞我家乡好”——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滘联社区刘屋村举办。“借着这场‘村晚’,我们想向全国展示滘联的新农村面貌。”滘联社区党委书记叶华柱向记者介绍,“村晚”选址滘联社区下辖的刘屋村是有考量的。2023年,滘联社区被评选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龙舟产业也在社区内逐渐生根,刘屋村正是这场蝶变的“原点”。
售出“龙王龙头”5000件
“我们统计过,从2020年至2024年陆续有七八十户人家搬回滘联社区,其中不乏返乡创业人士。”叶华柱说。
“90后”钟佩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村晚”举办当天的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非遗墟市上,她创立的广东省龙图腾文创工作室摊位上摆放着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龙狮文创产品,吸引着许多村民和游客的目光。
钟佩文返乡创业的第一家工作室,是由正丫湾河堤上的仅8平方米旧水泵房改造而成,这是她与“联圣堂”醒狮团的伙伴共同创建的广东省龙图腾文创工作室。后来工作室搬迁,钟佩文又创立了龙图腾龙狮文化融合店,店内摆放着各类醒狮、龙舟文创产品,其中最畅销的一款产品是“正丫龙王龙头”,“截至目前,销售量约有5000件”。
钟佩文介绍,目前工作室已设计出上百款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手工建模、上色后,使用机器批量生产,比纯手工制作价格低,让龙舟醒狮文创也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去年,她又在正丫湾河堤旁创办了一家咖啡店,店内同步售卖龙舟文创。今年龙舟月期间,咖啡店设计了一款立体龙头杯套和包装袋,深受游客喜欢。
创业过程中,钟佩文也曾遭遇“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困境,“除了老顾客光顾,我们的文创没有知名度。”滘联社区了解到工作室的经营问题后,推举工作室到全市各类文化活动展出、摆摊,起龙仪式、湾区文采会、非遗墟市等活动现场都能见到工作室的身影,钟佩文说,“现在大家越来越眼熟我们品牌了。”
如今,钟佩文的创业版图越扩越大,陆续在滘联社区内开设茶文化、传统民间小吃的分店,“未来我还在考虑在文创产品中融入更多非遗元素。”
每年接待上千名客人
漫步在正丫湾河堤上,沿途有茂春文旅、枝昌龙舟俱乐部、启农部落、有龙营地、龙狮驿站、01咖啡等一批入驻社区的文旅产业,将龙舟文化转化为龙舟经济。
2017年,靠着在外创业挣下的积蓄,胡庆昌返回家乡流涌尾社区成立枝昌龙舟俱乐部(下称“俱乐部”),带着家乡热爱龙舟的“年轻仔”打比赛。“一年开销五六十万元,交通、食宿全靠我自己出。”胡庆昌坦言。
2019年,受滘联社区邀请,胡庆昌将俱乐部迁至正丫湾,“我很喜欢滘联,这里水质好,水好才能‘扒龙舟’。”更让他惊喜的是,“这里的龙舟氛围很浓厚,龙舟在滘联正逐渐形成产业链。”
胡庆昌决定在滘联开一个龙舟厂,即万江龙舟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下称“基地”),设在芦村特大桥下。基地内的龙舟为纯手工制作,工匠们一丝不苟地打磨龙骨,每道工序精益求精。
“我们做一条龙船收入大概10万元,一年大约做10条龙船。光是2023年,就做了16条龙船,其中万江11条,麻涌4条,中堂1条。”胡庆昌说,如今每年举行“正丫起龙”仪式时,水上护航的船都是由俱乐部提供的。 □赵媛媛 王颖
上一篇:
今年汕头狮头鹅产业剑指百亿
下一篇:
上一篇:
今年汕头狮头鹅产业剑指百亿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