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将组织地市县将“打擂台”

每季度奖励500万元 激励投资促进工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13日版次:03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娉婧

  经济发展,招商先行。5月12日,广东省新闻办召开《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加力激励市县投资促进工作,通过“打擂台”的方式对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显著、聚集市场主体成效显著的地市和县(市、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并要求市县专项用于投资促进、服务企业、宣传推介等方面工作。
新增专项奖励资金
  地市和县(市、区)是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若干措施》将更多招商资源配置到基层,到全省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线,充分调动市和县(市、区)两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据悉,省财政在统筹各类政策和资金加大支持的基础上,专门新增安排奖励资金激发市县积极性,通过“打擂台”的方式对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显著、聚集市场主体成效显著的地市、县(市/区),每季度给予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并要求市县专项用于投资促进、服务企业、宣传推介等方面工作。
  张劲松介绍,今年以来,广东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部署实施了“投资广东”百场重点招商活动,出台了《广东省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粤投资若干措施》,在日韩、东南亚等地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同时组织各地市把握今年广交会春交会客商云集的契机,密集派出招商小分队对接参展企业,努力把展客商变投资商。一季度,广东全省共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总投资超过5600亿元,新设外资项目增长了16.9%。
  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抓好“投资广东”百场重点招商活动落实落地,组织地市赴欧美日韩、中东、新加坡和港澳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努力招引更多高质量强带动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努力为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
  融资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一轮政策聚焦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相比之前的政策,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童士清介绍,本次政策更加突出财政和金融联动,省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在融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融资的撬动作用,促进企业融资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更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广大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据介绍,在贷款贴息方面,《若干措施》聚焦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支持力度、覆盖广度和管理精度上实现系统性突破。省财政按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政策执行期内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在融资担保方面,主要在三方面发力实现量增价降。一是通过提升政府性担保机构资本实力,推动担保融资扩面增量,让银行敢贷。省级财政计划连续三年对省政府性担保体系增资,预计每年可实现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新支持融资规模超千亿元,服务中小微市场主体超10万户次(其中三成为新增融资主体),带动相关企业增加营收超1500亿元,稳定和服务就业岗位约90万个。对自身信用条件达不到银行贷款门槛的企业,融资担保可通过增信、分险降低银行放贷门槛,帮助这类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解决企业融资“从0到1”的堵点。对于已获得银行授信的企业,融资担保将帮助企业提升融资额度。如某小微企业原本只能申请500万元贷款,担保分险后,放款额度可能提至1000万元。
  其二是通过代偿补偿,让政府性担保机构敢于担保。据介绍,将建立代偿补偿常态化机制,对政府性担保机构需要承担代偿责任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以降低政府性担保机构的风险,增加可持续经营能力。
  其三是通过降费奖补,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确保政府性担保业务在现有不到1%的平均年化费率基础上进一步下降,让制造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低成本融资。

上一篇:500亿元鱼胶市场加速扩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