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化、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不务正业”的诺普信 靠种地年收入21亿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20日
版次:
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曾经农资界的“黄埔军校”,如今农化行业的转型先锋。诺普信自2023年改名为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后,该公司在生鲜种植的业务上越走越远。
2024年诺普信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诺普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88亿元,同比增长28.37%,其中生鲜消费业务为21.39亿元,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40.45%,同比增长251.28%。
诺普信业绩增长主要靠蓝莓种植。2024年,诺普信在主体制剂业务、控股经销商业务双下滑,但在生鲜消费业务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依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
农化企业搞起了种植业
2015年起,诺普信以农资商城和农业技术服务为切入点,全力构建大三农互联网生态圈——田田圈。仅一年时间,诺普信就完成品牌授权400多家,签约288家,参股164家;完成控股11家,控股比例51%,并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0多个农业县,开设了2200多家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店。
不过,2018年之后,“田田圈”控股经销商数量逐渐下滑,部分门店逐渐失控。2022年数据显示,“田田圈”合并报表的控股经销商27家,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3.97亿元,同比下降19.05%。到了2024年,“田田圈”控股经销商已减少至14家,并表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54亿元,下降23.27%。
辛苦卖农药,农药产品数量甚至做到了全国第一,但利润却并不丰厚;一度被行业看好的“田田圈”,业绩和数量也逐渐下滑。
自2018年开始,诺普信决定向下游扩张,积极探索特色生鲜消费业务,下场开始搞起了种植业,在海南搞起了燕窝果和火龙果,在云南种蓝莓。近五年来诺普信已在云南、海南、广西等地,布局了基质蓝莓、燕窝果、火龙果、澳洲坚果等特色作物约6万多亩,共投资数十亿元。在云南的红河、文山、保山、德宏、普洱等地创建了60多个蓝莓农场,在海南的三亚创建了万亩火龙果、燕窝果基地等。
诺普信也逐渐由一个农药制剂为主的农化企业,转变为农药制剂、特色生鲜并重的农业公司。
生鲜业务撑起“半壁江山”
近年来,诺普信的主体(农药制剂等)业务,无论是从营业额还是占比,均呈现下滑趋势,而以蓝莓、火龙果为主的生鲜业务营收和占比则逐年提高。
2020年,诺普信产业链公司的营业额不足1亿元,占比仅1.34%,而到了2024年生鲜消费业务营业额就高达21.39亿元,占比超40%,几乎占据了诺普信全年收入的“半壁江山”。
由于传统板块的下滑,近两年,行业一度有传出诺普信放弃农药业务专注种植的消息。近期,仍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提问:诺普信有没有考虑将传统农药制剂业务进行剥离或者出售,仅保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相应的水溶性肥料业务?
对此,诺普信回复:暂无此计划。其实,农药制剂一直是诺普信的强项业务。在2022年被中迅超过之前,诺普信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百强榜榜首。
诺普信靠“第二增长曲线”,在农化行业内卷加剧的情况下,保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但是,该模式是否持久也值得探究。当前,诺普信业绩增长主要靠蓝莓种植,但是这一被誉为“水果皇后”的特色水果,近两年价格也呈现下滑的趋势。
诺普信“现代特色生鲜消费领域”道路能走多远,既取决于生鲜种植的市场行情,也取决于公司的政策方向。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上一篇:
俄罗斯化肥出口价 上涨11%至19%
下一篇:
盐湖股份 冲击千万吨产能
上一篇:
俄罗斯化肥出口价 上涨11%至19%
下一篇:
盐湖股份 冲击千万吨产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