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所:数据不对,不能申领补贴 ●厂方:已向国家工信部申请修改数据 ●经销商:没有补贴,是否有就看个人运气了
□文/图 本报记者 樊文泽
“我这辆微货怎么拿不了补贴?”增城市荔城镇的陈孔光通过短信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发来他的疑问。同一款车,隔壁村的阿陈可以申请补贴,而他就不行。他们村里还有好几个买这款车的也领不到补贴。 荔城镇财政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陈孔光买的五菱微货注册登记数据和国家汽车下乡目录里的对不上,就补不了,“谁来说都没用”。 而在陈孔光购车的广东汽车贸易市场,工作人员强调,“对于这款车,我们已经统一口径,是没有补贴的,至于能不能拿到,那要看你自己的运气。” 同款车不同待遇 10月底这几天,陈孔光一直很着急,着急的是他的下乡补贴可能要吹了。接到记者回复的短信,陈孔光马上就拨电话过来,“是啊,我的下乡补贴拿不到,他们说我车子的数据不对”。 9月8号,在村里几位朋友的陪同下,陈孔光来到广州机场路的汽车城,想添置一台微货。村里很多人都做贩猪生意,他也不例外。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开车去有生猪出栏的小型养猪场,以较低的价格把猪买下来,再运回增城卖掉,赚中间差价。之所以不买微卡,是因为运猪需要仓栅,微卡没有后面的仓栅,“如果自己加上去,是要被罚钱的”。 挑来挑去,陈孔光还是买了辆五菱微货。据记者向通用五菱公司公关科了解,这款车是由五菱向延龙厂提供底盘、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加以组装,品牌用的也是五菱。 陈孔光告诉记者,村里这种微车很多,主要是长安、五菱两大品牌,“五菱车的特点是机头力气大,跑长途不发飘。”对于这个自认为非常正确的选择,陈孔广万万没想到会付出代价:失去了汽车下乡补贴。 陈孔光和记者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把车子的合格证、发票等全掏了出来。记者上网核实了一下,在国家汽车下乡目录中确实有这款车型。 “怎么财政所的人说数据不对,不能拿补贴呢?”陈孔光指了指“注册机动车信息栏”中“总质量”的数据:1800kg,记者再次对照下乡目录中的数据,发现这款车“总质量”对应的数值是1720kg,两项数据确实不同。 为了弄清这款车是否能申请补贴,记者与陈孔光一道前往荔城镇财政所。“数据都不同,我怎么帮你申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下乡产品目录表格,他隐约还记得陈孔光前阵子曾来过财政所申报。 这位工作人员把一叠最近申报的材料递了过来。“你看,同一款车,你们村的阿陈就可以申请。” 记者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一下,同一款车,阿陈的这台微货的总质量却为1720kg。同时,记者也发现,这辆车是2009年4月生产的,而陈孔光的车是2009年7月生产的。 据荔城镇财政所的申报材料显示,有三台这样的微货因“总质量”不对而申报被拒。 补贴系统不完善 “同款车型,为何数字不同呢?”记者问。“这你就要问厂家了,我们怎么知道?”工作人员回答。“你们这边汽车下乡数据是最新的吗?会不会国家有更新的数据,你们这边没拿到?”记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知道。”这位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 在增城市财政局,工贸发展科一位陈姓科员核对了陈孔光的资料并打电话咨询后,告诉记者,陈孔光这辆车是可以申请补贴的。陈坦承,10月27日这几天,国家汽车下乡补贴系统刚刚启用,很多数据还不完善,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对系统也不熟悉,才会造成这样的误会。 只要这辆车的数据能够录入系统,就可以申请补贴。陈姓科员说,有些镇的财政所通过测试,证明这辆车子的数据是可以录入的,可以申请补贴。 记者和陈孔光再次回到荔城镇财政所,那位工作人员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告诉记者,下乡补贴系统今天刚刚到,因为还没参加过使用培训,所以对如何使用系统是一头雾水。 “现在可以申请补贴?”记者问。“财政局说可以就可以!”他回答。不过,新系统启用,还有很多数据需要录入,估计要一个月后才可以拿到补贴,他指了指桌面上一大堆的申请表。 能拿到补贴就好了,迟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陈孔光表示,他要尽快回去通知村里那些买了同一款车却还不能申请补贴的朋友。 目录漏掉新数据 同款下乡车型,不同生产日期,不同总质量,能不能拿补贴?南方农村报记者致电五菱微货的经销商——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销售服务代表告诉记者,这台微货虽然是五菱的底盘,但已经过延龙厂改装,“买的时候就已经说清楚了,是否有补贴,就看个人运气了”。 对于不同生产日期,总质量为何不同,服务代表则表示销售公司也不清楚,要打电话咨询延龙厂家。 记者旋即致电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科的王先生答复说,延龙厂对这款微货的技术参数进行过调整,把总质量由1720kg改为1800kg,但国家最新汽车下乡补贴目录的中,还保留了旧款的数据,造成了不一致。为此,公司已经致函国家工信部,申请把数据修改过来,“1800kg这个数据是漏改了”。(文中阿陈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