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 每次评阅学生作文,总发现有不少学生的作文卷面不整洁,有许多大幅度修改的痕迹,有些作文甚至层次混乱、语无伦次。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同学在下笔之前没有拟好写作提纲,以致在写作过程中本末倒置或丢三落四,写到中途或近于完成时才发现问题,再进行涂改。而那些优秀的作文,大多在写正文前拟定了写作提纲,所以写得有条不紊。 俄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一部艺术品必须在艺术家执笔之前,先在他的灵魂里酝酿成熟。对他来说,写作已经是次要的劳作了。”课堂作文虽然称不上艺术品,但两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应该把所写的人物、事件、事理等都考虑得比较仔细,层次脉络安排就绪,再动笔写。如果把考虑成熟的写作方案拟成提纲,写作时就有“纲”可循,就不会东拉西扯、挂一漏万。 不拟书面提纲能写好文章的情况是有的。比如《新唐书·王勃传》说,王勃写文章时“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之所以能下笔成文,写成后不必改一字,是因为他善于打腹稿,事先把文章内容、层次、结构甚至细节都考虑成熟了。 有些同学能不拟提纲写好作文,就是他们有较娴熟的写作技巧,对写作内容比较熟悉并且善于打腹稿。准确地说,他们也是拟提纲的,只不过不把提纲写成文字罢了。 写作提纲要拟定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中学生拟段落提纲较为合适。即事先考虑好所要写的作文分为几个部分,甚至设想好几个自然段,把每个部分或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大意分条目列出来,确定好各个部分的详略及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有的还可在段落大意前或后定下该篇作文的主题。但主要还是集中体现在对层次的逻辑安排上。 布局一篇文章,要根据内容划分为一个个有相对独立意思的部分,在文章结构中,这就叫层次。一篇文章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层以下再划分段落(有时一段内再划分几个小部分,那就叫段内的小层次)。所谓安排层次,就是安排文章各个部分的次序和位置。层次的划分及其排列的次序,应该根据文章内容和体裁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常见的安排方法:记叙文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和时间的顺序(事物发展时间的先后次序)安排层次;议论文多是按照人们思维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说明文多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和一件事情的几个不同侧面(把具有同一性质的材料,或同一性质的问题,分类归纳组成一节,一节构成一个层次)来安排层次。 详略疏密,要安排适度。文章各个部分的布局不能平均用力,要分清主次轻重。主要处要详写,次要处则略写。详写就是尽量铺开写,“泼墨如云”。略写,就是轻轻点染,“惜墨如金”。详略和繁简也有区别,详略是从剪裁的角度说,繁简是指字数多少,当然,在安排详略上,我们不能机械地定一个框框,陆机说:“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一二言未尝不足,千百言未尝有余,主要还是要服从主旨表达的需要。 □王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