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 新闻背景:清明小长假三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有的墙角的砖头被人挖走了,有的墙皮被抠掉一块。游客声称带回去把土撒到家里,沾沾莫言的“文气”(4月8日《广州日报》)。 子在渊:前不久故宫一口大铜缸被刻上了“梁齐齐到此一游”,以致故宫工作人员气愤不过,发微博称要“剁他的手”。话虽有点过分,但部分国人的旅游陋习可见一斑,既不尊重文物古迹,也目无法纪,随意损害他人和公共财物。因而,我建议莫言家人,大可以对那些抠墙皮、挖砖块的游客追究法律责任。 王丽:其实在中国很多的文化旅游景点,早已经不是文化之旅,而充满商业气息和个人功利需求。某种程度上说,这不是对名人的一种尊敬和敬仰,更好像是拿莫言的旧居当成是一种可以随便谐谑的展品一样。如此功利和破坏式的旅游,其实从根子上还是反映了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对名人的一种病态崇拜。这种崇拜是一种带着强烈功利性目的崇拜,不是发自内心的对其人格和才能的钦佩,更多的是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身上沾上那么一点点所谓的“运气”而已。 姜伯静:鲁迅在《〈如此广州〉读后感》里提到“迷信”时说:“其实,中国人谁没有迷信,只是那迷信迷得没出息了,所以别人倒不注意。”这抠人家墙皮、挖人家墙砖的行径和迷信,倒是真像那“迷信得没出息”的。古时书生拜完孔夫子,还晓得回去继续寒窗苦读,没见人家把孔夫子的家庙给拆了。所以,这“莫言墙皮”迷信也不见得多虔诚,虔诚的迷信多少还有些敬畏心。也难怪鲁迅会说,“中国有许多事情都只剩下一个空名和假样,就为了不认真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