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只”是“衹”和“隻”的简化字,但在古代这是三个不同的字。 “只”字起源很早,本是句末的语气助词,音zhǐ。如《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大概到了晋代,“只”被用来通“衹”。 “衹”从衣,本义是一种橘红色的丝织品,后指仅仅、局限在某一范围内,音zhǐ。如“衹是”“衹见”“衹有”。是一个用来限定范围的副词。 “隻”,本义是一只鸟,后来泛指单独或极少量,音zhī。如“形单影隻”“片纸隻字”。也可作量词。 “衹”“隻”现在都简化为“只”,在需要使用繁体字的场合,应根据意义加以区分。“船只”是以名词性语素加上量词性语素构成的词语,因此可以写作“船隻”却不能写作“船衹”。 □金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