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1版:乡村医生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防范H7N9村医须知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1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钟欣


  近日,全国多地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供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那么,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范,村医可以做些什么呢?
  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鸡、鸭等禽类者。该病毒潜伏期一般为七天以内,村医可结合患者症状和工作生活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对患者做如下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对村医来说,如果在村卫生站或相关地方发现疑似病人,应在做好防护隔离的情况下,劝其立刻到上级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到处乱跑。根据《方案》的有关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需要提醒的是,村医应做好自身防护,包括戴医用防护口罩等。
□编者
■链接
  “使用中药3小时后发汗、5小时后体温降到37.5摄氏度以下。”有关专家在介绍中医药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效果时这样表述。
  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医药防控专家组成员刘清泉介绍,北京一名患儿通过中西医并重早期干预成功治愈。据悉,病人发病较快,高热、肺部有炎症。中医药是在达菲用过后15个小时,病人体温39.8摄氏度左右时参与治疗的。在使用银翘散合白虎汤3小时后,病人开始出汗,5小时后病人体温降到37.5摄氏度以下。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人在服中药后16至17个小时经加用酒大黄,大便通畅。这表示患儿病情稳定,已表里双解。
  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表示,中医药参与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效果是肯定的。目前,全国累计确诊77例,中医药参与救治24例。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的早期应用效果显著,对于中重度患者,中医药在解决某些环节的问题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钟欣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