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版:种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鲁农种业卷入假种风波
公司董事长系县农业局在编人员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宗合


  南方农村报讯 今年以来,由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研发培育的玉米种“莱农14”,在山东淄博等地陆续被曝出现仿冒。“经植物DNA鉴定,从博兴金种子公司扣押的‘永丰莱农14’,与真正‘莱农14’不同。”5月20日,山东省博兴县公安局出具的一份鉴定意见书显示。
  据经济导报报道,问题种子源头指向山东鲁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农种业”)。鲁农种业原是淄博市高青县农业局下属企业,2011年改制为股份公司;鲁农种业董事长张献忠目前仍任高青县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属副科级。
  作为一款相对高产的玉米种,“莱农14”的销售权自2006年起就被两家种业公司(山东连胜种业有限公司与济南永丰种业有限公司)买断,其余公司需与两公司签订相关购销合同才能销售“莱农14”。
  “今年春天,我们在做市场调查时发现,市场上部分流通的种子包装和粒型外观与真正的‘莱农14’不同,疑似为假种子。”连胜种业总经理夏连胜说,在发现疑似假种后,连胜种业第一时间与永丰种业沟通后了解到,疑似假种的包装与所售真正的“莱农14”不符。
  6月14日,博兴县公安局一名民警证实,当地公安部门在调查后,已扣押了博兴金种子公司从鲁农种业购进的约9000斤玉米种子。随后,样品被送至北京农林科学院进行了DNA鉴定。鉴定结果与夏连胜的担忧一致,并非真正的“莱农14”。
  “博兴公安局的DNA鉴定结果并不标准,我公司所售种子系2011年从永丰种业购入‘莱农14’剩余的积压品。”张献忠认为,鉴别是否是假种需要进行种植鉴定才能定性。
  张献忠表示,2011年公司与永丰种业签订了购销合同,永丰种业提供了部分包装袋。目前所用的正是这部分包装袋。“DNA鉴定一般不会出现偏差,如果非‘莱农14’,其DNA谱系自然不同。”对此,永丰种业张姓负责人表示,2011年与鲁农种业在签订合同时,规定鲁农种业只能统一包装销售相关“莱农14”。
  值得注意的是,张献忠除担任鲁农种业董事长外,还有另一重身份。高青县农业局办公室透露,张献忠是高青县农业局“在编、轮岗”的人员,目前仍担任该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一职。
  鲁农种业始建于2006年,系高青县农业局下属国有种业公司改制而来,注册资金3150万元。在改制时,部分资金来自该局内部人员集资。《山东鲁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显示,鲁农种业去年营收10642.0万元,其中,玉米种子营收3016.7万元,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截至2012年底,鲁农种业股东人数79人,张献忠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2.62%。  (宗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