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版:种植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同仁堂等部分中药被指农残超标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每经


  日前,有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其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超过七成被检测出含有多种农药残留。
  第三方机构检测显示,共计65个样本中,有48个发现农药残留,占样本比率为74%。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虫腈、涕灭威、灭线磷等六种农药为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的品种,但是在当归、枸杞、金银花等共计26个样品中检出含一种以上。除氟虫腈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余农药已被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长达十年以上。检测样品中32个含有三种或以上农药残留,其中一些样品检测出的农药残留种类高达数十种。
  据了解,目前国家药典中只对甘草和黄芪两种中药材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查的规定,且检查的种类只有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三种。大量在生产环节使用的农药都未收录其中。天地网中药材分析师段华表示,由于药材需求越来越大,很多药材都在寻找人工种植的途径,农药残留问题也开始凸显起来。不过,段华表示,目前中药材仍然是以野生为主,农残的问题应该不是特别严重。如果将该组织的检测结果和欧盟农残标准进行比对的话,可以发现部分样品农药残留超标数十甚至数百倍。例如欧盟的甲基硫菌灵最大残留值为0.1毫克/千克,而在同仁堂(北京)的三七花中检出该农药残留量51.6毫克/千克,超标500倍;云南白药的金银花甲基硫菌灵残留量达到11.3毫克/千克,超标100余倍。
  该环保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表示,他们走访了三七产地云南文山、山东平邑等中药材产地,发现即使是经过国家食药监局总局《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以下简称GAP)认证的生产基地,也很难落到实处。GAP为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02年发布的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的标准,其中在农药使用部分规定,使用农药时应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产品,并要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显示,特安呐的三七种植基地2004年首次经过认证,2010年其GAP认证的种植面积一再扩大。不过,检测报告显示,特安呐的三七花含有34种农药,其中禁用农药甲拌磷残留量为每千克0.77毫克;特安呐三七粉的农药残留量为19种,禁用农药灭线磷也被检测到有残留。         □每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