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议 | 新闻背景:“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因为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这事发生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发微信红包的老师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焦世奇。因为焦老师的“新招”,他的课没有一个学生翘课,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焦世奇任教的两个班级,一个28人,一个45人,个个都收过他的微信红包(10月26日《扬子晚报》)。 黄齐超:用微信红包而非强制力,就能把大学生留在课堂上,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学生留在课堂上未必一定会认真听讲,但是,学生逃课呢?更不可能获取课堂知识。在大学里,智能手机和学生恋爱一样无法禁止,一些大学用手机互动或签到,焦老师当然也可以用微信红包来激励学生,防止逃课。再者,不在课堂上发红包,而是在课后,用红包与学生互动,这有何不可呢?其实,焦老师成功防止学生逃课,也不全是红包的功劳。想想看,哪个学生真正会对一元、两元的红包动心?焦老师之所以成为“人气王”,其一是因为他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好;其二,他抓住了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 然玉:认定“发红包能防翘课”,并担忧学生因此功利化,不仅误解了“微信红包”的游戏规则,也误读了微妙的师生关系。现状是,不少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日渐疏离,但是都还有拉近彼此联系的渴望。要打破这种若即若离的局面,无疑需要多一点耐心和技巧。于此,“微信红包”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绝不能将之狭隘理解成“用钱改善关系”,而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一面,那就是:要尽一切可能,制造师生间非正式交流的契机,创造师生轻松相处的场景。 逸飞:课要怎么上,每个老师都有计划与安排。但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程度可能大不一样,授课老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一方面,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网友封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老师,他在课程上就是以幽默犀利、灵活多变的语言风格和海量的历史知识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挤牙膏、填鸭式”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课堂内容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跟爱好作为重要考量。 张松超:为什么课堂内容乏味,老师却并不在意呢?因为学生的评价、教学的质量,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影响不大,而论文和课题却在职称晋升中至关重要。如此一来,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就是一种必然。焦老师课堂的出勤率如此之高,恰恰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将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作为考核指标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不要用“发红包防翘课”的逻辑来解释焦老师的行为了,因为这是在混淆视听。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我真的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在学生身上多花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