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3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葡萄美酒醉沙场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7年03月23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唐诗小札|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代诗人写了不少边塞诗,从数量上说,恐怕比任何一个封建朝代都要多。这和唐代屡次对外用兵自然有密切的关系,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因为这种战争并非唐代所专有,像宋代就一直被纠缠在对外防御的重担之中,但是宋代诗人就拿不出多少有分量的边塞诗来。唐代诗人有一个时期,似乎对边塞风光很感兴趣,有不少人也真的老远跑去,亲自领略那里的景色,并且把它写进诗里。没有去过的人,也往往要借些乐府古题,点染一下塞外风光,才觉得满意。这种风气的出现,原因比较复杂,这篇短文也没有必要做详细分析。但是有一点我愿意说明,就是唐代在国力上升的时候,国家强盛,民气昂扬,诗人自然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他们对于边疆戎马的生活,往往抱着欣羡、幻想和渴欲一试的心情。反映在诗歌上面,就成为昂扬兴奋的情调,不然就是一片纯真的幻想。当然除此之外也还有悲哀的慨叹和反战的呼吁,这也仍然是那个时代复杂的客观实际的反映。这种复杂性,有时就在一个诗人的作品中也会同时出现的。
  王翰是盛唐诗人,现存作品不多,可是像现引的这一首,却不失为表现那个时代的昂扬向上的情调而又艺术性很高的代表作。
  一开头,诗人便把塞上的军中生活描画得像诗一样的美丽。我们看见诗中有一位军人,捧起夜光杯,斟满葡萄酒,正在喧闹嘈杂的人群中欢呼剧笑;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在马上响起来了,它奏着的是行军的调子,还是一支舞曲呢?作者并没有说出来。也许是战士们奏起抒情的曲子,催他们到广场上去跳一个舞罢了。总之,不论怎样,这种军中生活,是丰富多彩、富有浪漫主义的情调的。看来从军的战士们,似乎并没有感到军队的生活有什么单调枯燥,他们毋宁是满足于这种紧张的、热闹的,并且带有朦胧的追求与幻想的生活。
  这样的豪情逸兴,也许只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也许他确实看到了,却只是军队生活中的一瞬间的热闹。但是,也实在代表了当时某些人对于边塞军队生活的一些幻想和向往。正因如此,诗人在下面两句里,就进一步用饱满的笔触,淋漓地写下了他的见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后二句,不小心是容易发生误解的。有人说:后二句“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虐语读便妙。”(施补华《岘佣说诗》)照他的意思,这两句是悲伤到只好用打趣的话来抒发战士们的思想感情:“反正是回不去了,喝得酩酊大醉,躺在沙场上,这有什么可笑的呢!”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首反战诗。其实,这还是一种误解,没有领会到整首诗的基本情调是昂扬向上的,是充满了对军中生活的幻想的。葡萄酒和夜光杯,都是西域地方的本色,当然不是写离家出发时离筵别宴的风光,所以诗的开头就没有什么离家远行的愁情;而“醉卧沙场”,也不是战士觉得有家归不得而借酒浇愁。诗人的这两句话,其实是壮语,说它是悲壮的也无不可。而悲壮却是消沉伤感的反面。它不是什么嗟叹,也并非无可奈何的谐虐。中唐诗人戴叔伦有两句诗:“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写战士们忠勇爱国的气概,自然很明白;而“古来征战几人回”,也同样是这个意思,不过用笔曲折了一些,并且带有悲壮的情调罢了。
  读这首诗,要从它整个基调来看,似乎不应该只看到最末一句,就以为它纯粹是反战的诗歌。这是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刘逸生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