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自制民俗烟花,79岁非遗传承人获刑4年半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与法律发生冲突引热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04日版次:05

  杨风申展示一审判决书。

|以案说法|
  79岁的杨风申是河北省赵县南杨家庄村“五道古火会”的会头。为古火会自制烟花,这是一项让杨风申自豪的技艺,这项技艺让他成为了省级非遗传承人。但也是这项技艺,让他“犯了事”。去年2月19日,他在制作古火会上需要燃放的烟花时,被警方拘留,后被法院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杨风申觉得自己冤枉,制作了20年烟花,从来不知道这是违法的。他提起了上诉,目前还在焦急等待二审的结果。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评论认为,杨风申事件反映了古老民俗文化与现代秩序之间的冲突,法律和传统民俗活动应减少相互的抵触和冲突,找到一条既确保安全又成全文化的路径,实现应有的互洽。
事件
为传统民俗活动制烟花
非遗传承者被刑拘

  “五道古火会”是南杨家庄村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活动,于每年元宵节举办,白天村民赶庙会,晚上焚香祭拜、燃放烟火,表达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愿望。
  杨风申自1996年担任该村“五道古火会”的会头,主持操办了近20年的古火会。2011年,“五道古火会”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杨风申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又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每年正月初五,杨风申便开始为一年一度的古火会忙起来。在各种准备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亲手制作古火会所需的烟花。这是该村传了几百年的技艺,古火会的重头戏就在这自制的烟花上。“烟花是古方配置的,市场上买不到,以硝、铁、硫磺为主。”按照流传下来的规矩,只有会头杨风申掌握该配方。
  2016年2月19日,杨风申带着几个村民制作“五道古火会”所需的烟花。一种叫“梨花瓶”的烟花成品已制作了200多个。65岁的古火会副会长杨广庆也在现场帮忙。下午,突然来了几个警察,杨风申等人被告知,有人匿名举报该村有人组织非法制造爆炸物。随后杨风申和杨广庆被赵县公安局刑事拘留。近20天后,杨广庆获释,杨风申被取保候审。2017年1月4日,赵县人民检察院以杨风申涉嫌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向赵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一审
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判刑4年6个月

  年近八旬的非遗传承人卷入了一场他完全不懂的刑事案件中。在多次问讯中,他只能反复向公安人员如实讲明历年制作烟花的情况。
  2017年4月20日,赵县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杨风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判决书显示,经赵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2月19日,被告人杨风申因该村过庙会,组织部分村民在该村居民区非法制造烟火药被举报。公安干警当场查获用于制造“梨花瓶”的烟火药15千克、“梨花瓶”成品200个(每个瓶内药量约为1.46千克)以及其他原料和工具。经鉴定,查获的烟火药具有爆燃性。赵县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杨风申已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杨风申的辩护律师杨昱为杨风申做了罪轻辩护。杨昱说,200个成品“梨花瓶”内的烟火药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爆炸物,被告人制作烟火药不是为了出售牟利或者出于其他违法目的,而是为在举办“五道古火会”时进行燃放;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只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触犯了刑法;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犯罪时已年满七十五周岁,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赵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风申违反国家爆炸物管理法律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南杨家庄村居民区非法制作烟火药15千克以上,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情节严重,应予惩处;同时法院也采纳辩护律师因主观恶性较小,应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意见。
争议
从保护非遗考虑
能否免除或从轻处罚

  杨风申案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一部分网友认为法院判决冷冰冰,没有温度。认同法院判决的网友则表示“杨风申被判刑与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无关,刑法不能因为他是非遗传承人就认为他在居民区制作火药对他人不会造成危险。”
  杨风申的辩护律师杨昱认为,由于制作工序中烟花的不可替代性,非遗项目传承人必须亲自制作烟花,这又与现行的法律相冲突。如果杨风申取得制作烟花爆竹的资质,或事先找相关部门备案获得许可,就不存在非法制造爆炸物罪这一问题了。
  杨昱举例说,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发木偶戏”也曾遇到类似问题。2008年5月,该项目传承人周尔禄“因涉嫌非法制造爆炸物”被刑事拘留后,县政府立即召开协调会,认为其行为是为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主观无犯罪故意,且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可依法免除或从轻处罚。之后,法院一审判决周尔禄免予刑事处罚。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斯伟江律师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判刑是机械执法。斯伟江说,这个村在庙会期间制作烟花已有数百上千年历史,而之前没有人告诉这位非遗传承人会涉及违法,等其被举报后被抓并判刑的做法有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认为此案入刑并无不当。“民间非法制造烟花,造成重大事故屡见不鲜。杨风申在居民区非法制造烟火药对居民构成危险。制造烟火药数量超过入罪起点,属犯罪既遂。当然,考虑杨风申无主观恶意,且年龄超过75周岁,法院在判决时应减轻处罚,可处缓刑。”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就杨风申一事发出了一份官方说明,希望国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尽快出台涉及火药这一危爆物品的具体适用法律解释,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据《新京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