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产品回归老味道”应该推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11日版次:02
  “快来尝尝我们种的西红柿,是不是有种小时候的味道?”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展上,北京三安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前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在农业生产连年增产背后,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现象不容忽视。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他们坚持不懈进行科技攻关,实现了农产品“零农残”生产,让种出来的瓜菜回归原本的味道(7月9日《人民日报》)。
  西红柿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小甜瓜不是原来的味道了,鸡鸭鱼肉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都有这种感受。农产品越来越好看了,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了,为何却少了“舌尖上的美味”的喜悦?
  有人说,这是因为人们的舌尖越来越刁钻的原因。以往的时候,日子贫瘠,很多东西吃不起,不能敞开肚子去吃,当然能吃出美好的味道来。只能说,这是原因之一。大家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农产品确实没有了“昔日的味道”。“农产品没有老味道”其实是一种遗憾,也是科技时代带来的副作用。
  为了提高产量,农产品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为了提高颜值,农产品在大量使用各种科技产品。为了缩短种植养殖时间,又大量使用各种生物激素。如此一来,我们的农产品也就没有了“老味道”了。
  “农产品没有老味道”,还不仅是味道的遗憾,也不仅是口感的遗憾,更为重要的是,这导致了农产品的安全隐患。被各种化肥催大的果蔬,被各种化学制剂泡大的鱼虾,间接的将有害物质带进了人体,成为了健康的隐患,长此食用这样的农产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农产品回归老味道”有没有可能?北京的这家种植公司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该公司以土壤净化剂、制肥素和有机肥及植物保护剂等生物制剂为核心,通过对果园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改善,以生物防治手段为主,抑制病虫害,促进农作物健康成长。目前公司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合作,在北京8个区县的2111个乡村开展“零农残”有机果品生产示范推广,建设果品生产基地5万亩,涉及苹果、梨、桃、樱桃和葡萄5个品种,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个区(县)进行推广。
  依靠技术创新,可以让“农产品回归老味道”,但是这距离农产品真正回归老味道还有遥远的距离。因为,只是依靠一家农产品公司的努力,是不可能让全国人民都吃上“老味道”的。“农产品回归老味道”是为了舌尖感受,是为了迎合市场,更是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农业部已经开始重视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开始推行“农药减量”行动,呼吁各地农业部门引导种植户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免费向一部分地区发放生态肥料,这是积极的态度。要想真正实现“老味道”的回归,就必须让农业成本降下来,让残留检测严厉起来,让科技创新发展起来。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发力,我们才能吃上“老味道”。
  请把“农产品回归老味道”做成民生工程、健康工程。
(作者郭元鹏,媒体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