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无现金城市建设没什么难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18日版次:02
  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福州市无现金支付推进大会近日举行,宣布福州将建设成为“无现金城市”。包括福州商务局、榕城一卡通、福州电力在内的20多家机构和企业在当天加入“无现金联盟”(7月11日东南网)。
  今年2月底支付宝提出“五年建设无现金社会”,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起码要一两百年。可是,五个月内,杭州、武汉、天津、福州、贵阳等五个城市宣布建设无现金城市,其中有三个城市在近日一周的时间里发起行动。
  无现金社会的建设进程,远超多数人预期,甚至某些相关人士为此瞠目结舌。想来这情况也算正常,在我们只有银行存折和现金的年月,听人讲外国发达到了不用现金的程度,许多人也曾一脸惊异,因为我们没见过各种卡,想象不出那些“高科技”。而现在,先行无现金社会建设的外国人,面对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现状也有些惊讶了,可见在这方面的出乎意料,国内外皆然。
  不带钱包的生活,在中国正逐渐成为现实,这不是预测,现实就很乐观。外媒报道,去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缺乏信用卡文化和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中国人,直接从现金支付跳到了移动支付,中国因互联网技术与“后发优势”不期而遇,而除技术之外,在社会机制方面,则得益于“民营”。
  建设无现金城市,不仅便捷一地居民、体面一座城市,提升某地政务之技术文明度,对一个社会来说作用也不仅是降低运行成本、完善信用体系等。
  支付方式带来普惠金融确实是一大亮色,而支付方式变化比较隐蔽的好处,却是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消费。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即便捷支付的普及;今年初至今中国居民消费增加,和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业密不可分。
  我注意到,有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人,高度关注中国的移动支付,表示想把中国的移动支付带回自己的家乡(比如德国青年给本国总理写信呼吁就此学习中国,引起好多德国人共鸣)。同时,国内某些“落后地区”的网友,也在探讨和感慨。他们探讨“建设无现金城市能否让落后的家乡实现弯道超车”;他们忧虑,在建设无现金城市方面的缓行,会不会让故乡之城愈发落后。
  按省级行政区划来看,2016年广东省支付宝总支付金额排名全国首位,浙江第二,江苏第三。这几个地方条件确实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谁富裕谁就一定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只因还有个政府态度或行政作为,在建设无现金城市中起着关键作用。有一点铁板钉钉:先进地区因建设无现金城市而更先进;落后地区因建设无现金城市行动不力会更落后。
  无现金城市建设几乎没什么难度。如支付宝用户、支付量、适用广度等这些最重要的基础,都由民营企业奠定完毕,政府连计划都不曾有过。原来只是允许即可,现今只是助力推进,即可获突破式进展。
  政府推动建设无现金城市,其实是不失时机捡便宜,花不了几个钱,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智慧城市等等全都有。政府最担心的,莫过于安全问题,可安全级别达到“你敢付我敢赔”,就没什么风险了。
  用户多了,商家自会积极迎合,贴张纸就得,而接受移动支付方式的商家越多,不带现金的消费者就越多。互为动因,结果是移动支付呈几何级增长态势,而后的无现金城市建设顺风顺水没问题。
(作者黎明,知名网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