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获取更多柑橘种植技术
蚜虫是柑橘新梢期的常见害虫,它代数多、发生量大、抗药性强,名头虽不如木虱、潜叶蛾那么大,但危害却不容小觑。春梢抽发期为第一次发生高峰,第二次在8-9月为害秋梢。柑橘被害后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还易引起落果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
在我国柑橘产区主要有橘蚜、绣线菊蚜、橘二叉蚜和棉蚜4种蚜虫为害,部分地区豆蚜、黑豆蚜、桃蚜等也有少量发生。
蚜虫虽小,但危害甚大。1.以成、若蚜群集直接刺吸植物叶片及果实,造成植物营养物质缺失,组织生长停滞或延迟,提前老化,导致果实果质差、产量低。2.蚜虫唾液中含有某些氨基酸和植物生长激素,引起植物叶片出现斑点、皱缩、虫瘿、肿瘤等,为蚜虫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同时植物有效叶片面积减小,光合作用降低。3.蚜虫在刺吸取食时,传播多种病毒,尤其是具有“果树癌症”之称的柑橘衰退病毒,其中橘蚜的传病力最强。4.蚜虫分泌蜜露,滋生真菌,造成叶片和果实上的煤烟病,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而且蜜露容易招引蚂蚁,妨碍甚至驱散授粉昆虫和蚜虫天敌的靠近、捕食。
◥>农业防治
可在冬季对果树进行修剪,清除橘园内的枯枝、杂草等,冬春中耕,减少越冬虫源。在橘树抽生夏秋梢时,及时抹芽,去除无用梢,留下抽发整齐、健壮的枝条,降低为害;叶面喷施磷钾源库800倍液,提升树体营养,加快新梢老熟,缩短危害期。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时、适量灌溉、施肥,及时清理杂草,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蚜虫的发生。
◥>物理防治
利用柑橘树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可在柑橘园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悬挂密度以20-25张黄板/亩为适。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橘园自然天敌,控制橘蚜为害。在气温高,天敌繁殖快、数量大的季节,科学施药,充分利用瓢虫、食蚜蝇、蚜茧蜂等主要天敌的控蚜作用。
◥>药剂防治
对柑橘树蚜虫的药剂防治总的原则是“在橘园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为害为前提”。施药的时期为夏梢抽发期和秋梢抽发期,施药的重点部位是新梢。通常情况下可与木虱、潜叶蛾等梢期害虫共同防治,露芽期喷施阿维菌素+辛硫磷,一药多效。 □农财网柑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