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抗生素滴眼麦粒肿快康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15日版次:12
  麦粒肿,也称为睑腺炎,人们习惯性地称为“针眼”,是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
  按照解剖结构,人体睫毛根部有内外两部分腺体:外层是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内层是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
  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睑腺炎,表现为眼睑局限性红肿、疼痛、局部有小硬结,并有压痛。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不久溃破排脓,症状消失而痊愈。如果致病菌毒性强烈,抵抗力低下者可发展成眼睑蜂窝织炎。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睑腺炎,症状与外睑腺炎相似,但因其炎症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故疼痛较剧,炎症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如果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可形成眼睑脓肿。
  睑腺炎(麦粒肿)的主要防治措施有:
  (1)局部治疗可控制麦粒肿发展。早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热毛巾的温度约45℃左右,如果是小孩,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患儿能接受为度)缓解症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或眼膏,氧氟沙星滴眼液或眼膏,可以加速恢复。严重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2)脓点形成后,如果排脓不畅可由专科医生切开排脓。切忌过早切开或任意挤压,以防炎症扩散或形成慢性肉芽肿;
  (3)小儿麦粒肿通常是由于小孩经常用手揉眼,不洁手部将病菌带入眼睛感染所致。此外,小儿如果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因此,小儿麦粒肿除了要尽早治疗之外,日常预防也很重要,家长应提醒小孩不要用脏手揉眼,保证营养均衡、多做运动等等。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小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