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建城乡融合机制 实现发展一体化

韩俊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与意义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25日版次: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韩俊在演讲时指出。
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韩俊指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要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而且要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韩俊认为,乡村发展迎来重要的契机,一方面城镇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促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在改善,随着交通网络、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迅速普及,乡村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
  韩俊介绍说,过去是“孔雀东南飞”,现在开始出现“燕归巢”,各类返乡下乡创业的人员不断增加,乡村正在成为驱动内需新的动力源。“现在农村还有5.8亿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会有4亿多人在农村居住和生活,那么农村今后的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完善道路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将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对乡村振兴要充满信心。”他表示。
乡村振兴有三个标志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有七条实施路径,其中第一条就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没有城镇化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不可想象的;但也不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进城了,三农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韩俊认为,重塑城乡关系,就是要通过城乡的统筹、城乡的发展,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韩俊强调,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的严重“失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要素供给的问题,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在韩俊看来,乡村振兴有三个标志:一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乡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乡村就业创业的机会增多;二是乡村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三是乡村的功能价值日益凸显,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单向局面逐步缓解。
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能弱化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韩俊介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总量不足变为现在的结构性矛盾,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发展的质量不高,因此拼资源拼环境、过分追求产量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改变。“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民应该跟着市场走,而不是跟着政府走。”
  因此,要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制度改革。韩俊指出,要让农产品既产得出也产得好,既卖得出也卖得好,要下更大力气抓市场。但他同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要保护,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不能弱化,该花的钱还得花,否则根基动摇了,饭碗出了问题,我们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