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痛风石长到椎管里下肢瘫软

病情罕见。专家提醒,及早规范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05日版次:12

  CT显示,椎管内部充满“小石子”。

  南方农村报讯 痛风患者手上脚上长痛风石比较常见,可是连椎管里都长满痛风石就极为罕见了。上个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医三院)骨肿瘤科就接诊了一位患者小宇,痛风多年的他不仅手脚长过痛风石,这次的痛风石竟还长到椎管里。由于石头压迫到脊髓,导致小宇无法行走。幸亏及时在南医三院骨肿瘤科进行手术,避免了瘫痪的可能。
椎管痛风石压迫脊髓
  今年26岁的小宇在深圳长大,祖籍陆丰,家里做海鲜生意。他读完高中就到宁波打工,由于工作需要,啤酒喝的不少。他回忆,第一次痛风发作应该是19岁那年,吃了一包鱿鱼干后,脚的大拇指肿胀,痛得厉害,但是那会年轻,也没当回事。过了一年多,检查出尿酸高,医生叮嘱他要注意饮食,开了药吃。
  后来,小宇的右脚大拇指渐渐长出一块肿物,到去年,已经长到了鸡蛋黄一般大,诊断是痛风石。他的手指关节也有类似的肿物。去年7月份,他在佛山一家医院进行了手术,大拇指脚趾头的骨头切了将近三分之二。
  今年过年,小宇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感觉像脚扭到了,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感,走路似“漂浮”一般,直至缓慢行走都很困难。在深圳、佛山等地检查,片子显示胸椎后面有阴影,以为是肿瘤。后来经人介绍到南医三院骨肿瘤科就诊,骨肿瘤科主任李浩淼结合他的入院检查以及病史,考虑是胸椎椎管里的痛风石压迫脊髓,如不及时手术,有可能引致瘫痪。
  李浩淼说,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他们为小宇进行“病灶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小宇的椎管里面都是形似小石子、泥沙等的物体。术后的病理检查也印证了之前的判断,椎管里面的确是痛风石。
  “痛风石长到胸椎椎管里,真是很罕见。”李浩淼表示。
不及时手术可致瘫痪
  李浩淼介绍,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疾病,尿酸盐易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韧带、肾脏等组织。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累及一个关节,最常被累及的是脚趾关节,其次是足背、足跟、踝、膝等关节。急性期一般表现为疼痛,局部红肿,如果发现关节有类似石头(痛风石)的改变,应该及早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代谢专科治疗,控制疾病发展。
  李浩淼表示,痛风在沿海地区高发,跟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除此之外跟遗传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痛风患者遵从医嘱,采取正规治疗坚持用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病情是可控的。
  “而像小宇这样,发生于胸椎的痛风石极为罕见。”李浩淼介绍,根据典型的痛风发作、血清尿酸增高及体表痛风结节,结合影像学检查,外周关节的痛风诊断较为容易。胸椎、脊柱痛风因为体表看不见痛风结节,通常不具备外周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且需要与多种脊椎病鉴别,因此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
  李浩淼提醒,若明确椎管内的占位为痛风石,应早期通过饮食调节、药物等手段,综合抗痛风治疗;若已压迫脊髓,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考虑椎管内痛风石形成,应及时进行手术,以免拖延病情导致瘫痪。痛风的急性发作及可能伴发的椎体不稳,均可能造成脊髓的损伤,还可出现畸形、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症,而神经损害时间越长,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越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