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零射线”消融术治疗孕期室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24日版次: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31岁的准妈妈高女士在妊娠27周出现反复心悸,还一度昏厥,在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室速,需要手术干预。然而,常规射频消融手术需要使用X射线,存在致畸风险。面对选择的两难,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采用“零射线”全三维射频消融的方法,为高女士治疗心律失常,同时保住胎儿。目前,高女士母胎平安。
准妈妈室早消融风险大
  31岁的准妈妈高女士去年底如愿怀上第一胎宝宝,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中。妊娠27周时,高女士多次感觉心悸不适,有一次甚至晕厥了,这可吓坏了家人。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频发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医生告诉高女士,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致畸风险,而常规的射频消融手术需要使用X射线,同样存在辐射致畸的风险。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也会对胎儿不利,可能要面临主动终止妊娠。
  心急如焚的高女士接连跑了几家医院,最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王景峰教授团队决定采用“零射线”下全三维射频消融术,在不影响母胎健康的前提下,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
  据王景峰教授介绍,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部分可导致心肌病,甚至是心脏性猝死。传统的射频消融术需要在X线辅助下射频消融根治治疗,但高女士为孕妇,存在辐射致畸的风险,可借助“零射线”技术进行治疗,避免了辐射风险,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零射线”保胎除“心病”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该院心律失常专科主任谢双伦副教授熟练运用“零射线”技术,准确找到室性心律失常的致病部位,精准射频消融120秒,高女士的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速完全消失,观察半小时,未见复发。手术时间仅仅半小时,术后高女士心悸不适的症状消失,无特殊不适,安返病房。目前她恢复情况良好,已返回家中安心养胎。
  谢双伦表示,射频消融术是心内科医生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选择,依靠X射线的辅助定位导管在体内的位置,结合心内电生理特点准确找到致病部位,利用射频能量转换为热能,引起此处心肌细胞电生理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X射线辅助相当于手术医生的‘眼睛’,可协助判断导管的位置和一些并发症如心包积液等,保障手术的精准和安全。”
  而“零射线”下全三维技术(Total 3 dimension,T3D)是指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中不使用X射线,仅在Carto 3、Ensite3000等三维标测系统行电解剖标测的支持下,寻找心律失常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术。因其不使用X线,对于患者来说,避免了X线的辐射危害;对于医生来说,不用身着近30斤重的铅衣(具有防辐射作用)开展手术,也避免了铅衣和X线的危害。
  因具有避免X线的辐射危害的优点,“零射线”射频消融技术也被称为“绿色电生理”,目前已经在省内多家大医院开展。开展这种技术,需要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高超的导管操作技术。
  那么,是不是“零射线”消融射频治疗绝对优于传统术式呢?对此,谢双伦提醒道,切不可盲目追求“零射线”,对于存在体内血管结构变异或心脏结构变异的患者,X线辅助下导管操作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体术式的选择要以安全操作为前提。总的来说,目前“绿色电生理”技术日趋成熟,未来在临床上可进一步普及应用,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减少射线辐射的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