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渔行家支招高温期蓝藻防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8月18日版次:11
  7-8月份以来,全国多地气温连续超35℃以上,对河蟹养殖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河蟹塘,因水草腐烂严重、塘口夜间溶氧不足、河蟹缺氧死亡的问题时有暴发,主要原因就是高温蟹塘蓝藻暴发缺氧。那么清除蓝藻的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渔行家支招◥>
  容云龙:蓝藻暴发的条件是“三高一低”——高温、高氮、高ph值、低磷。
  快速化学药物处理用颤藻速灭、螺旋藻克星;中速物理药物处理用蓝彩乐使塘水变蓝色,而改变藻类对光谱的选择只剩下蓝光,强大的蓝光波长可以使藻类的叶绿体活跃而老化死亡,5-7天见显著效果;慢速的生物利用处理:LD型乳酸菌液4市斤+磷肥10市斤稀释后专泼洒在下风蓝藻多的水面,这样既解藻毒又降氨降碱同时增加磷元素抑制蓝藻的生长,只要池塘里的白鲢、罗非鱼开口滤食,蓝藻已不足为虑了!
  赖就强:很多消毒剂都有杀藻或抑藻作用,此外,因为部分蓝藻在分类学上比较接近于细菌,也有人把部分蓝藻归类为蓝细菌,这也是为什么红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杀灭部分蓝藻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需要说明的是,红霉素是水产养殖禁药,不准使用。
  强氧化性的底改会对藻类起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但氧化性底改一般都直接沉底作用于底部的,而藻类在白天时往往集中在水体的中上层,微囊藻等具有空泡的藻类甚至集中在水层表面,直接下底的氧化性底改的杀藻和抑藻作用并不明显,如果我们在晚上下氧化性底改,则“杀藻”“抑制”藻类作用比白天好。
  因此,我们在“杀藻”时要充分考虑藻类的趋光性,将杀藻用品尽量溶解在水中,然后局部泼洒,少量多次的方式相对比较安全可靠。局部泼洒一般在池塘的下风口等藻类易集结的区域,计算用量时尽量按面积适当折算,因为藻类喜集结于池塘水体的中上层,因此在计算用药浓度时要以面积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不是以水体体积来套用。
  所谓的“杀藻”,往往只是把池塘里面的藻类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降低,然后通过菌、肥、新水等重新调整池塘的营养结构,重新培养或构建新的藻类平衡。假设把水体里面的有益藻和有害藻基本杀光,那么水体底部沉积的死藻、水体的浑浊或清澈见底会带来氧气方面的更大的问题。杀藻往往只是辅助手段而非目的,建议要回到这样的思路:调水、控藻,建立新的藻相平衡。
  程志金:杀蓝藻不宜用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类进行杀灭。由于硫酸铜是一种重金属盐类,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毒副作用。首先是破坏水质环境,硫酸铜在水中溶解后所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在缺氧条件下还原成硫化物和硫化氢毒素,对鱼类产生强烈毒害作用,引起中毒和缺氧死鱼。其次是产生慢性中毒症状,影响正常生长。硫酸铜的铜离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体,破坏造血组织和损害肝胰脏细胞,还引起鱼的肾细管扩张及组织细胞坏死,降低肠道消化酶活性,抑制了鱼类正常生长发育。
  实验表明,用硫酸铜清除水华不仅毒副作用大,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使用初期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周后或更长时间又发生新的“水华”。若是再次使用硫酸铜,水体污染严重,产生的危害将更大。
  黄晓俞:氮磷比失调是蓝藻暴发的重要原因,建议检测磷酸盐含量。光合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寒于水:直接杀对水体伤害太大,把蓝藻捞走,从藻水好的塘抽藻水补充,抑制蓝藻繁殖,连续重复几天。      □渔行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