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五龄童厌食半年中药调理半月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10月09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高三德

  5岁男孩童童(化名)从小体弱多病,数月前因“不思饮食半年余”来到广州市中医医院求医,诊断为小儿厌食症,中医称为“纳呆”。服用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徐雯教授开处的健脾行气的中药两周后,童童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近日随访,童童食欲良好,体重正常,身体素质也得到改善。
  “迁延不愈的厌食症可引起患儿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等,诱发难愈的呼吸道感染,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徐雯提醒,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儿厌食症呈上升的趋势,家长喂养小孩时要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预防厌食症发生,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
茶饭不思半年
  据家长描述,童童从小体质较弱,很容易感冒。转眼到了5岁,童童胃口变得特别差,“吃不下饭、不想吃饭”,体重减轻不少,还出现多汗、疲惫、懒言等症状。家长曾给童童服用“七星茶”、“酵母片”等开胃产品,但服用半年也不见明显改善,于是带他来到广州市中医医院就医,被医生诊断为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排除其他急、慢性病变后,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或减退、无饥饿感、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中医上称为‘纳呆’。”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徐雯教授表示,小儿纳呆有三大成因,一是过食肥甘厚腻,片面追求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过食零食,过食生冷;二是平时身体虚弱,患病时使用了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药品(如:抗菌素或性苦、寒的中药),或体内锌元素缺乏或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是小儿生活环境突然改变,遇到恐吓、意外、事与愿违等原因引起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消化吸收失常而发病。
  徐雯表示,若厌食症迁延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该病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早就医。
中药健脾行气
  徐雯指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纳呆具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上一般以“健脾和胃,行气助运”为治疗原则,采用味淡甘和之中药,使小儿易于饮用,便于长时间或反复服用,且可通过全身的调理达到消除厌食症的伴随症状的作用。“对顽固的厌食症患儿还可配合中医的捏脊疗法,起到‘内外合治’的作用。”
  经四诊合参,徐雯给童童开处了健脾行气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连续服药两周后,童童的食欲明显增加,疲乏、懒言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了1Kg。家长十分开心,又让童童坚持每周服药两剂达2个月。近日随访,童童食欲良好,面色红润,体重正常,身体素质改善,感冒频率明显下降。
  “预防厌食症须注意与生活调理相结合。”徐雯提醒,家长喂养小孩时要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宜清淡,注意定时定量、营养均衡,不偏食,少吃零食,多进食易消化且富营养,健脾之品(如淮山、麦芽、豆浆等);尽量不吃冰冻生冷之饮料,以免冲淡消化液。此外,“药疗”的同时可配合“食疗”,如猪横脷煲苹果、红萝卜煲鲫鱼、淮山芡实煮瘦肉等,可以增强小儿食欲,增加和巩固药物的治疗效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