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11万斤鱼一夜暴毙,“鱼塘保姆”惹的祸?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9月21日版次:11

  智能仪器不“智能”,陆老板因死鱼损失130多万元。  受访者供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蔡丹燕

  “装了监测鱼塘溶氧的机器,号称是‘24小时鱼塘保姆’,增氧机故障时却没有及时提醒,结果死掉11.4万斤鱼,损失近130万元。”和记者聊起9月6日清晨5点多起床后看到的鱼塘死鱼惨状,浙江嘉兴的养殖户陆老板仍然唏嘘不已。因为夜里其中1台增氧机电线烧坏,导致全部增氧机停转,到他发现时鱼塘溶氧值已经低于0.1,这个22亩的塘里养殖的翘嘴鱼、黄颡鱼和青鱼全部缺氧死亡。
  据陆老板介绍,他的鱼塘约100亩,为了方便管理,经朋友介绍,安装了湖州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庆渔堂”)的水质监控传感器终端设备,总共装了21台机器,每台机器监控1-2台增氧机,一共付了4万元,外加每年管理费2000元。
  据了解,庆渔堂号称是“24小时鱼塘保姆”,通过在鱼塘中布设水质监控传感器终端对养殖水环境溶氧浓度、pH值、温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远程在线监测,当鱼塘溶氧数值低于或高于正常标准值、水质异常、断电、增氧机出故障时,集中平台都会向养殖户手机发送5分钟一次的语音通报,也有不时的人工语音通报,提醒养殖户做好对应措施。
  “以前溶氧0.5的时候平台都给我打过电话,这次夜里低于0.1却一个提醒都没有,原打算中秋节行情好卖鱼的,现在血本无归了。”陆老板认为,对于这次死鱼事件,庆渔堂负有极大的责任,如果庆渔堂能及时通知到位,哪怕增氧机全部坏掉,他也能及时补救。
  对此,庆渔堂分区经理施经理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解释,正常情况下,增氧机出现故障或者水体溶氧值低于正常范围都会先向养户进行语音通报,如果情况严重,会进行人工提醒;今年7月份,陆老板的塘因为中午12点过后溶氧高于2.5,系统自动向其进行5分钟一次的语音提示,陆老板不胜其烦,于是打电话到公司人工平台表明溶氧值不正常时减少语音通报频率的诉求,而公司工作人员却误会陆老板不需要此项服务,在平台上标明备注“氧气低了不需要通知养殖户”,随后关掉溶氧语音通报功能。
  而陆老板却表示7月份过后,他还有继续收到平台的语言通报以及人工电话提醒。此外,陆老板还表示,自己使用的增氧机是三相电的,而庆渔堂此前却没有告知他监测鱼塘溶氧低机器是两相电的,两者电相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才导致其中一条增氧机电线烧掉而停止运作,最终致鱼缺氧而死。陆老板表示,自己平常十分依赖该设备,本以为有了它就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这次却栽了跟头。
  目前陆老板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庆渔堂的责任,庆渔堂也表示会积极配合处理,至于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还需等法院裁定。
  据周围有使用监测设备的养殖户反映,监测机器虽然给养殖户带来便利,但也经常出故障,平均一个月修一次,有时也会出现监测数据不准确或延迟现象。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户们,即便有智能设备帮助,但也不能过份依赖,设备监控数据仅可作为参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