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养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没有非瘟疫苗复产同样能成功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09月21日
版次:
11
9月,养猪人收到多个利好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为恢复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给提供了全方面的政策支持。
最令人振奋的还是中国农科院发布我国非瘟疫苗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消息。在许多人看来,非瘟疫苗的上市已进入倒计时。但某权威专家在近期一个行业会议上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透露,非瘟疫苗应该会在明年一个适当的时候正式上市。也就是说非瘟疫苗今年和养猪人见面的机会比较小了。
这并非笔者有意给养猪人们泼冷水,恰恰相反,目前中国的非瘟疫苗研究进展已经可以用神速来形容。根据《农财宝典》畜牧版7月刊专题报道,根据我国现行规定要求,疫苗从研发到推出需要完成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技术评审、兽药复核检验、复审等几大阶段。
在一切进程顺利的情况下,假设非洲猪瘟基因缺失疫苗已经准备进入临床阶段,按照普通基因缺失疫苗流程计算其推出可能还需要5~8年。
但非洲猪瘟疫苗意义重大,不能以普通疫苗看待。原本临床试验前的阶段需要2~3年,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可想而知,接下来的进展速度也会超常规。参照2006年“高热病”,从2006年8月分离得到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江西株),至2009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经历了近3年。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并非人工改造疫苗,因此不需要做转基因生物试验。我们可以看到,总耗时2年半已经是非常极限的速度。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专家认可的符合科学的最快速度。
尽管今年没有非瘟疫苗是大概率事件,但猪还是得养下去。如今猪价已达历史高位,有猪就能赚钱,但没有疫苗,猪场要复产只能向生物安全的方向努力。
国家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农科院在发布非瘟疫苗的好消息的同时,也专门发布了《猪场复养技术要点》,指导猪场开展复养工作。
养猪不是赌博,现在的高猪价是建立在严重供不应求的基础上,等到疫苗推出后,能赚钱的猪场依然会是生物安全做得好并且提前复产的那一部分。经过非瘟的洗礼后,如果猪场还不能将整体生物安全水平提高,这次非瘟的学费可以说是白交了。
□吴昊晖
上一篇:
动物疫病净化场享免评待遇
下一篇:
****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上一篇:
动物疫病净化场享免评待遇
下一篇:
****处理标记:[Article]时,数据源为空。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