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90后养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0月31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褪黑素”“抗糖丸”“辅酶q10”……90后养生焦虑推动保健品新一波崛起。据报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购买保健品,成为消费主力。一名90后告诉记者:“过了25岁就必须保养,我看你得多喝点燕窝才行。”还有一名90后打开购物车,向记者展示了准备双十一囤货的产品,基本都是防脱精华、生发液之类。(10月24日《工人日报》)
  @孙亚慧:“80后”“90后”重视养生不是件坏事。如今,愿意去健身房“举铁”的人不少,愿意抽出时间去户外跑一跑的人也多了。行动上“迈得开腿”,又通过服用保健品平衡营养吸收,这背后的本质原因,还是公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健康理念的提升,更加注重体魄强健和疾病预防。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养生年轻化”的大趋势下,公众的消费理念也在升级,“吃出健康”成为不少消费者满足养生需求的优先选择。
  然而,过度使用保健品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之前,媒体上就曾有过不少关于保健品服用过量导致使用者“中毒”的新闻报道。业内专家表示,如果过量补充某种所谓人体所需的元素,很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在日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额外补充也可能会影响身体机理平衡。
  @刘幼硕: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有服用保健品的习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并且科学服用是可以的,但不要盲目迷恋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药品,也不能替代药品。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有疾病的话应该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快,而不是寄希望于保健品。
  @王石川:无论养生还是保健,都不是贬义词,也不该被污名化。问题是,养生乱象层出不穷,保健品乱象更是害人不浅,这是事实。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中医药的旗号招摇撞骗,以至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出回应,社会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鱼目混珠、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产品宣传不科学不规范不合法等现象,给人们群众健康带来了危害,也影响了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有人说,最好的养生莫过于养心。这种经验之谈,显得很虚幻,但不是没有道理。天天焦虑,身体怎么健康得起来?那么,究竟该如何破解年轻人的养生焦虑,该如何让他们走出保健品依赖?除了年轻人强化自我保护之外,也需要相关部门在制度安排上发力,比如劳动保障制度更健康、落实更有力,而相关企业也不能过于“压榨”职工,把职工累惨乃至累残了就有涸泽而渔之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