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村供销社要经得起市场考验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12月28日
版次:
02
近日,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推会在英德召开,会议推广了该市打造新型助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据了解,英德市目前已建成1个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22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48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有力地推动了该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12月23日腾讯新闻)
不少农村中老年人兴许还记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合作社一度成为村民眼中的“百宝箱”,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随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整个社会物质条件大大改善,人们获取农资和生活用品的途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为分配资源的供给侧体系过于僵化,已经满足不了多样化需求的需求侧。供销社发展最后找不到位置出现严重亏损,职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很多地方供销社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亡了。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供销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5年4月,中国中央政府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供销社改革,并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这份文件重新赋予农村供销社三大使命:第一,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第二,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第三,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供销社回归农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作为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载体,通过基层供销社,村民不仅能更好地与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共同形成推进工作合力,而且也能更好地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发展新型产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向经营的广度、深度拓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助力下,供销社将破除曾经的缺点,成为盘活农村资源、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的供销社和服务站总数已经达到10000多家,它们可以与当地的农贸市场、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进行产销对接,进行农产品集中收购输出。当前,农村的绿色食品很受城市居民欢迎,但是许多农产品藏在深山无人识,城市餐桌上的优质农产品又太贵。在此背景下,由于组织化程度高,农村供销合作社打通了农村农产品上行的渠道,帮助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收,帮助精准扶贫。与此同时,供销社可以将相关电商站点引入,很好地解决了“城货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村里快递的整体流通站。
当然,不论供销社往哪个方向拓展,都要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运营服务机制。毕竟,供销社是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讲求成本收益核算,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让自身在经营服务中得到发展。总之,供销社既要整合自身,练好“内功”,也要从整个市场中获取资源,练好“外功”,和其他经济体合作共赢,避免陷入“国进民退”的零和博弈。唯有如此,供销社才能在促进乡村建设过程中脱颖而出,进而激活农村市场,得到村民认可。
(杨潇,金融从业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离婚冷静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离婚冷静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