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30岁男子熬夜加班突发中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1月14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朱斌 通讯员高龙 王蒙)正所谓“加班熬夜职场人,吸烟喝酒搞应酬”,因工作压力而不规律作息的年轻人越来越普遍,造成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还有生命危险。近日,因春节临近在公司连续加班好几天的魏永(化名),就不幸遭遇中风。幸亏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卒中绿道的紧急救治,魏永已康复出院。
  “以前患病的几乎都是七八十岁年长的老人,如今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患中风的概率也在逐渐增加。”省二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新通提醒,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压力大运动少等原因,导致脑中风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要多加重视预防中风。
中风发病年轻化
  回忆起魏永送到医院时的场景,接诊的脑血管病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赵馨说,“病人才三十岁出头,在工作午休的时候,突然出现偏侧肢体瘫痪,然后讲不出来话了,还好被同事及时发现,送到医院的急诊科。”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很快发现患者是一侧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引发的中风。
  原来,魏永所在的公司因春节期间商品销售火爆,已经连续加班了好多天,甚至会熬夜到一两点。了解后发现,可能是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较多抽烟喝酒,再加上长时间连续工作引发了病情。“还好送来的及时,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恢复的比较好。”刘新通感叹。
  在刘新通看来,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脑中风,大都还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吃得比较油腻、不注意运动、工作压力较大,还有很多人吸烟喝酒等。这些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卒中的发病年龄年轻化。
  “因此,早预防,早治疗,就显得十分紧要。18岁以上的人群,要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抽烟、喝酒、熬夜,控制好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早期的预防,这是大家需要知晓的。”刘新通表示。
卒中救援“绿色通道”
  记者了解到,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花费的特点,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每耽误一分钟,脑细胞都以百万级的数量死亡。并且,其带来的伤害不是身体一时的某一个部位,而是长期的累及全身,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影响一生。
  据悉,在中风发病4.5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24小时内评估后动脉取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在最佳治疗时间窗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而在这一“生死时速”中,“绿色通道”的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省二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绿色通道”建设的牵头人张爱武告诉记者,与之前相比,现在进入绿道的卒中患者确诊时间明显提前,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小时,比之前压缩了至少一半的时长,患者治疗效果越来越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