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拒绝野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3月05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面上收购中药材,背地里却悄悄收野味,终究难逃法网。近日,贵州余庆县人民检察院以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对黄某某、向某某夫妻二人提起公诉,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余庆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3月2日《遵义晚报》)
  @郑清泉: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而野味产业屡禁不绝,跟国人滥食野味的陋习、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有莫大关系。此次疫情警醒我们必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野味产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必须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一直以来,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今年春节,动物把十几亿人关进笼子。为了今后大家不致关进笼子,于请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先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再做滥捕滥杀购买和食用来路不明的“野味”的愚蠢之举,不要再让致命病毒有可乘之机。
  @吕植:从SARS到禽流感,从鼠疫到新冠肺炎,近些年,新的流行性疾病与野生动物密切相关。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警示,即人类需要重新反思和构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不能再随意逾越与野生动物的界限,包括非法占据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此外,在野生动物贸易链条中,从捕猎、运输到市场等一系列过程中把不同种的、原本生活环境不相关的野生动物聚集在狭小脏乱的空间里,都会增加病毒在种间传播的风险。
  目前,全球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但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背后也有着复杂的贸易链条。因此,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一个关键就是减少消费。因此,在打击相关违法贸易的同时,重视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也同样重要,只有革除这种陋习,才能从源头上切断非法野生动物的贸易链条。
  @王四新:“野味情结”在满足了某些人食欲的同时,却直接损害着我们的身体。科学证实,人类三分之一的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如麻疹、感冒、结核等。而所谓的野味大多经过长途偷偷贩运,有的中途死去,有的腐烂变质,大部分未经过严格的卫生检疫。无疑,吃野味是人类可能感染动物身上病毒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因而,吃野味已不仅仅是个人爱好问题,而是事关所有人的健康问题。有人怀疑,目前正在流行的非典病毒就可能源于某种野生动物,虽然这一假设尚未得到科学的最后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吃野味确实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想像的灾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