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消费券”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3月31日
版次:
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国“分红”“撒钱”补贴民众生活和拉动消费,中国的“消费券”也迅速覆盖多个省市。近半月时间,广西、贵州、河北、安徽、四川等省份,以及南京、苏州、杭州、济南等城市均出台相应政策,为居民发放消费券,以刺激消费快速恢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7日,约有16个省份发放了总数超过42.73亿元的消费券。(3月29日《华夏时报》)
@小蒋:地方政府向当地居民发放消费券,体现多层用意。一是,表明财政支持,但并非简单发钱,而是指向提振消费。二来,宅家许久,许多群众不光憋闷,而且十分想念火锅、逛街、健身,压抑的消费热情或可结合消费券释放。此外,有的地方向弱势群体发放定向消费券,是为了缓解后者的生活压力,帮扶具有针对性。再者,许多商家已被减免税费,扩大消费则是再为其做加法,加减配合意在纾困。
进一步看,助推生产与营收,将带动稳岗扩就业。产能和需求衔接,消费和收入并举,将促进良性循环。当然,消费券终归是短期鼓励举措,不能对其产生“依赖症”。不同的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科学决策,不能盲目攀比。政策鼓励的目的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坚定广大群众信心,提振生产与消费,让经济与社会回到前行正轨。
@项向荣: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发放消费券也可视为对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与配合政府防疫抗疫工作的奖励与安抚,彰显着社会的浓浓温情。特别是对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收入较低、民生负担较重的群体给予补贴,不仅有助于稳定消费,也可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渡过难关。
有位业内人士说得很到位,发放消费券,“意在四两拨千斤,不能简单算总量”。消费券将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和商家的复产热情,鼓励大家打赢疫情中的经济战。
@惠依: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只有扩大了消费规模,做大了消费蛋糕,让市场主体真正受益了,发放消费券才达到了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如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所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要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进行。关于这个方面,近期市场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广西、南京、杭州等地消费券只有支付宝一种方式完成消费,对其他支付方式和相关平台、商家构成了限制,事实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构成了限制。
法律专家认为,政府应当公正设立进入标准,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与多个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消费券,以保障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平竞争。只有做到公正公开,才能确保相关市场主体公平获得与政府合作的机会,即公平获得参与发放消费券等促进消费活动并从中受益的机会。
上一篇:
端牢中国饭碗,从容应对疫情
下一篇:
◎围观·事件深圳◥>
上一篇:
端牢中国饭碗,从容应对疫情
下一篇:
◎围观·事件深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