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围观·事件深圳◥>

航道疏浚工程环评涉嫌抄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3月31日版次:02
  近日,“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抄袭”一事引发舆论关注。随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回应称,将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涉事环评单位则回应称,已经组织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追责。@澎湃新闻
  @戴先任:一个被指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环评却如此敷衍了事,在项目生态评价上出现的“项目不会对湛江湾现有红树林造成明显不利影响”等字眼,正是对此次环评的最佳嘲讽。这也不免让人质疑,环评简单“抄作业”,是否正是为了“略过”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南都: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60项。如果说这样一所在公众看来可以与“权威”二字挂钩的研究所都不能带给社会信任,不能去承担环评责任,而要去抄袭湛江的环评报告,那公众还可以相信谁?当公众不能依托专业,前人建立的信任大厦将会在形式主义中顷刻崩塌。
◎微观·杂谈
  @左停: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根本的差别在于其嵌入的管理制度的差别(或者管理范式的差别)?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小户农业的生产目的是家庭自我消费,只有少量会在本地交换或销售;现代农业生产的目的则是获利,是市场导向?效率导向,因而必须要有竞争力,对产品必须要有品质的要求,生产过程应该可追溯?
  @王晓毅:精准扶贫在大量资源通过政府管道进入乡村的同时,也将大量新的规则直接纳入到乡村的社会生活中,因此精准扶贫是一个资源和规则同时下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乡村社会可以承接这些资源和规则,与这些资源和归降有效对接,而原有的村级组织大部分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按照新的规则来运作这些资源。驻村帮扶干部进入农村,并在扶贫实践中逐渐将主要角色从实施对口帮扶项目转为贫困治理,其逻辑的起点正在于此。

上一篇:“消费券”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