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高湿天气,警惕柑橘疮痂病暴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3月31日
版次:
09
疮痂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梢、病果上越冬。
疮痂病是柑橘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新梢、叶片,适宜条件下易上果,引起果实早落或后期果面生癞,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据中国气象网预测,未来南方各地将迎来连续降雨,但温度却较往年偏高,这种温暖高湿的气候环境,极有利于疮痂病的暴发流行。
发病规律
柑橘疮痂病是柑橘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柑橘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
不同柑橘品类对疮痂病的抗性程度不同。其中,橘类最易感病,柑类和柚类次之,甜橙类、金柑类较抗病;早熟品种发病较重。
疮痂病通常只侵染柑橘幼嫩组织,新梢期、幼叶至展叶前及落花后的幼果期等时期最易感病,随着组织老化,感病率会逐步降低。
疮痂病病原菌喜中温高湿环境,在气温超过28℃时,通常不会发病,所以春梢至幼果期是全年发病最重的阶段。密度大、通风不良、排水条件差的果园发病重,水改田果园疮痂病发生重于坡地。
关于疮痂病的防治
1、冬春彻底清园,剪除病枝、病叶,配合药剂,降低病原基数。
2、统一放梢,春梢展叶后及时喷施磷钾元素来促其老熟,缩短危害期,同时春梢老熟后转为功能叶片,也有利于稳果。
3、药剂防治重点掌握春芽萌动、谢花后、幼果期三个节点,对于病梢及时剪除,并集中处理,防止重复侵染。保护性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丙森锌等;偏治疗性的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氟环唑及其复配药剂。
□来源:农财网柑橘通
疮痂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梢、病果上越冬。
上一篇:
广东今年全力达成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下一篇:
赤天化宣布退出化肥行业
上一篇:
广东今年全力达成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下一篇:
赤天化宣布退出化肥行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