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专家解答“无症状感染者”五大问题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04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白恬

  近日,湖北荆门钟祥市、甘肃、河南等多地通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南方农村报邀请了曾在《柳叶刀》发表《新冠肺炎感染家庭集群中无症状的病例》研究的广医三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潘兴飞和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德雄为大家解答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五大疑问。
  1.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即无新冠肺炎临床症状,但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潘兴飞介绍,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lgM抗体检测阳性者。
  2.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也可以传播新型冠状病毒?
  可以。但并不是主要传播来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基于现有的数据,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由已出现症状的患者传播的”,因此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的传播来源。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来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很多,但是有。”
  3.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根据人体防御功能的强弱和病原体数量及毒力的强弱,有的机体防御功能强大,将病原体及时清除或把病原体压制在局部,不会发病也不会传染;有的机体防御功能一般,与病原体处于对峙状态,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但不出现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检查结果改变,但病原体有能力排出体外,有传染性;有的机体防御功能很弱,病原体很强大,引起组织损伤,出现明显症状,病原体能排出体外,有传染性。事实上,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比如:脊髓灰质炎、流脑等),隐性感染是常见表现。
  4.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更强吗?
  并不会。潘兴飞介绍,刊发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年第41卷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感染率与确诊者无差异。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看起来跟健康人没什么两样,所以更加隐蔽,聚餐、接触、近距离交谈时是有可能感染他人的。从传染性上来说,无症状感染者跟其他感染者应该是一样的。
  5.如何预防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传染风险?
  做好防护,降低风险。无症状感染者隐蔽不易发现,做好个人防护,即使身边有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风险。因此,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戴口罩、留距离、勤洗手、不聚集等措施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