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3版: 热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修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4月04日
版次:
13
石桥有些年头了。入夏一场山洪,将有些年头的石桥冲得七零八落。
按说也没多大事,沿河沟往上,三五里地,还有一座水泥桥,结实着呢。
可娃们却麻烦了,河沟对岸便是学堂,从石桥过也就七八分钟的路,如今石桥垮了,只能从上游水泥桥绕行,没半个时辰到不了。
有娃读书的老少爷们,便跑去找老曹。老曹是村支书,桥的事,别人可以不管,他却不能。曹家是贫困村,村干部的工资从没足额发放过,自然没钱修桥。没办法,老曹便去找乡长。可乡里也是穷得叮当响,虽说比村里好不少,可用钱的地方却多了去了,所以乡长也无奈。
不过,乡长给老曹出了个主意,让老曹找何局长,没准何局长的单位能出点钱。不过修一座简易石桥,三两万足矣。
何局长是曹家村结对帮扶单位的头,一把手。
等何局长到曹家走访时,老曹逮了个机会跟何局长说了修桥的事。何局长挺重视,跟着老曹到石桥旧址现场办公,说:“这桥还真得修起来,不然娃们念书可不方便。老曹,你做个预算,钱我来想办法。”
老曹心花怒放,夜里就找人将预算做了出来,三万多块钱。可老曹再次找到何局长时,何局长却皱起了眉头,为难地说:“老曹,按说修座桥三万元不算多,可我们局是个清水衙门,最多只能出两万元,能修起来不?”
老曹有些迟疑,“两万元可能少了些,就怕不结实。”
何局长手一挥说:“没事,又不过车,走人怕什么。”
何局长说话算话,没过几天,两万块钱就拨了村里。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老曹赶忙购买了沙石水泥等材料,带着两个做过石匠的村干部,赤膊上阵,做起了义务工。
本就是在小河沟上修建的简易石桥,也就十来天,新桥就建好了。至于质量如何,钱就那么多,这七省八省的,老曹心里也没底。不过,何局长还是挺高兴了,在新桥上来来回回地走,还在桥面上蹦了几下。
“给这新桥起个名吧?”何局长说。老曹想了想,“要不,就叫爱心桥吧。”何局长点点头,“嗯,就叫爱心桥。”
有了名称,自然得体现出来,可新桥连个栏杆都没有,总不能写在桥面上。何局长微笑着说:“弄块大石头来,刻在石头上。这事我来办,不用村里掏钱。”
没过几天,何局长还真让人拉了一块硕大的青石来,“爱心桥”三个大字已经刻上去了,刀锋苍劲有力。据说,这字还是何局长的亲笔所书。
老曹听送石头的老板说了一嘴,这石头可不便宜,足足八千元,还不包括运费。
费了好大劲,甚至从村里包工头那租了辆吊车,十几个人才将石头竖立在桥头。一眼望去,煞是雄壮。
石桥重新修建好了,自然方便了曹家村的村民,尤其是方便了娃们上学堂。那段时间何局长每回来村里,村民们都比以往更热情地打着招呼。
……
次年夏天,与往年一般,依旧多雨,河沟里的水自然涨了些。不过这也没什么,比起往年来,这雨也大不了许多。然而,就是这与往年一般的雨水,竟然将石桥再次冲垮了。
老曹正在村委会与人闲聊时,听得有人高呼桥倒了。老曹开始不信,可想了想,还是冒雨赶了过去。
果然,新修不到一年的桥,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
倒是那块巨石,依旧在风雨中屹立,“爱心桥”三个红色大字,越发地醒目…… □熊磊
上一篇:
离别与珍重
下一篇:
上一篇:
离别与珍重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