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小朱配琦”直播带货,凭名气更凭文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14日版次:02
  4月6日晚上,央视主持人朱广权联合网红达人李佳琦,成立“小朱配琦”组合出镜,一起为湖北地区的农副产品带货。据报道,这场公益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继官员直播之后,“小朱配琦”又创新了带货模式:如果说李出镜系本职所在的话,那朱直播卖货,就有点玩票性质了。从效果看,两个从事不同职业的人走到一块,让这次直播带货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平摊下来,每分钟卖出了30多万元,可谓“时间就是金钱”的绝佳注解。为什么能有如此含金量十足的战果?不容否认,名人身份确有加持功效,但可能不是关键原因。
  需要承认,直播有名人压阵,就相当于有了流量保障。毕竟某种程度上,名人就是流量入口。但凡名人背后,都会有一批黏性极高的拥趸,名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热烈围观,进而一传十、十传百,导致现象级传播,这种“先发优势”远非一般直播所能比拟。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直播还有另一个背景,那就是抗疫进行时下的公益直播,“没机会为湖北拼命,现在就为湖北拼个单”,更是赋予了直播另一重价值与意义。
  看过这场直播的人,大抵都知道朱、李二人分工明确。用网友的话来说,一个负责铺垫,一个负责升华,一个负责经济基础,一个负责上层建筑。基本操作模式为:拿到一个产品,先由李介绍产品销量、产地、食用场景和价格等信息,和他平时的卖货风格别无一致。随后,由朱进行另一种画风的介绍,既将产品的优点用段子进行概括注解,还引经据典,将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呈现得妙趣横生。
  有人总结,朱在直播中至少上了“四堂课”:历史文化课、匠人文化课、爱情文化课和西方美术音乐课。比如,推介热干面这般介绍,“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一直都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商业重镇,来到武汉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转,比如你可以漫步东湖之畔,黄鹤楼上俯瞰,荆楚文化让人赞叹,不吃热干面才是真的遗憾。”一番操作下来,武汉历史的厚重、悠久,热干面的重要地位都有所了解,购买的欲望自然也就看“涨”了。
  如果说,与一般的直播相比,自带流量的“李佳琦式”直播是一次升维的话,那“小朱配琦”直播则是第二次升维。显而易见,后两者相比,朱既是变量,但更是增量。增加了什么?答案或许有很多种,但最核心的一条,无疑是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既可以赋予农副产品以文化意义,带来内涵和意蕴的变化,更可以带来商业价值加速兑现,实现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有机统一。
  《陋室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农副产品作为一方山水下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物候特征。如果仅满足于功能性的售卖,则替代者众。如何系统挖掘、梳理商品背后的历史、人文,以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呈现,这才能赋予农副产品的稀缺性,让其变得不可替代。就此来说,网上直播带货,卖的是商品也是文化。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也就成了一道价值不菲的现实命题,包括政府、商户在内的各方都应有所思考,并付诸行动。
(胡一刀,时评人)

下一篇:“冠姓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