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5毫米直肠息肉20年“挨”成癌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手术切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30日版次:11

  图左:5mm肠息肉(来自另一名患者,供参考); 图右:息肉20年后长大10倍,溃烂出血。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

  一般情况下,肠息肉的生长是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没人能预料这个“小东西”何时会突然暴发,变成肠癌。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李初俊主任医师接诊的一名患者,正是20年前肠镜检查发现直肠里长了1颗直径5mm的亚蒂息肉,一直不予理会,最终演变成直肠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便血3月查出肠癌
  前段时间,61岁的陈先生专程从300多公里外赶来广州,挂了中山六院消化内镜诊疗专家门诊。他说,感觉自己大便次数增多,还反复便血,有3个月了。接诊的李初俊主任医师一听,心觉不妙,可能又是一例直肠癌!
  经追问既往病史及是否做过肠镜检查时,陈先生竟拿出了一份20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原来,1999年4月16日,他在当地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当时便发现有个大小约5mm×5mm的腺瘤样息肉,但未做处理。20年来,他感觉没什么不舒服的,一直也没放在心上。
  李初俊主任随即为患者进行了电子结肠镜检查,于直肠距肛缘12cm-17cm处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cm-5cm,表面糜烂坏死。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为直肠癌,而且已经不是早期!
  病理检查是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从肠镜夹取的组织活检,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为(直肠)中分化腺癌,CT分期T4aN+。
  3月3日,陈先生接受了“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引流术”,顺利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清扫了周围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其直肠中分化腺癌已是II级,伴灶性坏死,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下脂肪组织内,分期为T3。幸而没有转移,术后恢复良好。
错过微创手术时机
  大肠息肉会癌变吗?要不要手术切除?想必陈先生的案例已经给了生动的答案。
  5mm的息肉有多大?约摸只有绿豆大小。陈先生5mm的直肠亚蒂息肉原本是良性的,放任不管20年后,长大了足足10倍,“质变”成为50mm的直肠癌,必须忍受创伤大的开腹手术。这也是为何在发现肠息肉后,专科医生会强烈建议患者及时接受肠镜下微创切除的原因。
  李初俊主任指出,对陈先生来说,他至少错过了两个重要的处理时机:
  第一次机会,在发生肠息肉癌变前,患者未能在还是肠息肉的这个癌前病变阶段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阻断直肠癌进程,预防肠癌发生;
  第二次机会,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
  可惜,陈先生由于拖延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直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
  “及时发现肠癌,获得早期治疗机会,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肠癌的病死率,从而减少个人、家庭、社会的医疗负担!”李初俊主任强调。
  图左:5mm肠息肉(来自另一名患者,供参考);
图右:息肉20年后长大10倍,溃烂出血。

下一篇:孩子复学焦躁不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