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痛风患者疫期应做到六件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4月30日
版次:
11
受疫情影响,许多痛风患者处于居家隔离、生活作息不规律,造成疲劳及作息紊乱导致机体能量大量消耗,代谢废物堆积,干扰了尿酸的排泄,加上到医院专科复诊次数减少,诱发痛风发作频率大大增加。
疫情期间怎样才能保持尿酸在正常水平以内,防止急性痛风的发作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中医科主任曹明满提出了以下6点建议:
1、充足饮水
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每日2000ml以上)。饮水过少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五到八杯水的男性痛风发作风险降低40%。但是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这可能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2、保持理想体重、避免高嘌呤饮食、少吃肉类
超重会增加痛风患病风险,而减掉多余脂肪有利于痛风症状的控制。减肥是治疗痛风有效方法,低嘌呤饮食也是改善痛风的重要方面。多吃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和其他营养成分,有助于均衡饮食及健康体重的保持。增加新鲜蔬菜摄入。应限制高嘌呤含量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同时应避免食用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及浓肉汤和肉汁等。
3、限制酒精摄入
当酒精摄入量≥50g/天时,痛风发病风险比不饮酒者高153%;每日饮啤酒373g者比不饮酒者痛风发病风险高49%;饮用烈酒将增加15%的痛风发病风险。经常饮酒是痛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禁饮啤酒和白酒,红酒饮用也要适量。
4、合理看待含嘌呤食品,适当摄入低脂乳制品
乳制品曾被限制痛风患者摄入,因为它们是由动物蛋白制成。但实际上它们的嘌呤含量很低,而乳品嘌呤似乎不会引起痛风。有研究甚至显示,低脂的乳制品甚至可以降低超过40%的痛风患病风险。生活中不能避免所有的嘌呤,而且并非所有的嘌呤都对痛风患者不利。
5、规律饮食和作息
饮食不规律的人发生痛风风险高1.6倍,作息不规律的人比作息规律的人发生痛风风险高1.6倍。经常疲劳者比偶尔疲劳者发生痛风风险高40%。痛风急性发作期,卧床休养,避免关节运动使力,可稍为抬高患肢,加快血液循环。
6、低嘌呤饮食
饮食方面,注意选用每100克含嘌呤量小于25毫克的食物。可选用食物有类,如精致米面(含面包、糕点、饼干)、各种淀粉、高粱、马铃薯、山芋、通心粉等主食;如鲜奶、奶酪、酸奶、奶粉、蛋类及其制品等蛋奶;蔬菜类,包括鸡毛菜、白菜、卷心菜、莴笋、苋菜、芹菜、韭菜、韭黄、番茄、茄子等青菜,黄瓜、冬瓜、苦瓜、南瓜、倭瓜、西葫芦等瓜类,还有萝卜、土豆、甘薯、甘蓝、橄榄菜、柿子椒、葱姜蒜辣、木耳等;水果类,各种鲜果及干果,果汁,果酱等。其他如各种油脂和糖类、蜂蜜、猪血、鸡血、鸭血、海蜇、动物胶或琼脂制的点心及其调味品应适当选用。
曹明满表示,疫情还在持续,痛风患者应该学会适应疫情下的环境,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控制尿酸,防止急性痛风的发生。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上一篇:
“90后”医生为白血病患者捐干细胞
下一篇:
上一篇:
“90后”医生为白血病患者捐干细胞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