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要闻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今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要达90%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20日
版次:
02
一名专家在现场展示无人机喷药技术。 陈薇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薇
袁瀚 郑玉婷
通讯员 粤农轩
稻田里的稻穗色号不一,用不同标记牌分类标注;用于灌溉、喷药的无人机从田中飞起,掀起一阵“稻浪”;工作人员们热情地向与会代表介绍耕地分类管理技术……这些,发生在全省耕地分类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
今年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攻坚年。为进一步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强化支撑,确保年底前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攻坚任务按时保质完成,6月18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省耕地分类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韶关市举行。
会议当天,与会代表现场观摩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基地,韶关、佛山、惠州、江门、湛江、清远等地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就全省耕地分类管理工作进行经验交流,行业专家就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农田污染土壤修复方案设计等主题进行耕地分类管理技术培训。
近年来,广东通过合理分解目标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工作推进组和技术联合攻关与指导组,采取“点对点”技术指导服务对各地市县开展包片培训等,统筹推进工作落实。通过示范试点工作,在博罗县、高要市等7个县(市、区)建立了省级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试点,累计示范面积达5千亩次,带动各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工作。此外,自主建设省级例行监测点2005个,建成覆盖全域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点。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耕地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今年底高质量完成各项硬任务,稳步推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建立“一图一表”分类清单;确保全面完成本辖区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要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等项目,稳步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到今年年底前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达到90%左右的目标;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种植模式生态化,切实抓好重点污染源头管控;有效发挥卫星遥感、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着力推动
科技支撑和试点示范;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省、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据了解,广东耕地分类管理工作坚持试点先行,联合省内多家科研院校不断提质扩面,在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惠州、梅州、茂名、清远、江门等9个市11个县典型污染区域持续开展区域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验示范和技术验证,先后研发了营养型土壤重金属钝化技术、纳米硅溶胶叶面阻隔技术、农作物与修复植物间套种技术、低积累名特优农产品替代技术等多种模式,为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储备。
汕头、佛山、梅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肇庆、清远、潮州等地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县、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
广东启动2020年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
下一篇:
◎围观·事件辽宁葫芦岛◥>
上一篇:
广东启动2020年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
下一篇:
◎围观·事件辽宁葫芦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