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生鱼涨价 饲料厂抢占粤西市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7月28日版次:10
  最近一个月以来,广东生鱼行情接连两次大涨,涨幅和上涨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猛,不断刷新今年以来最高价,引发养殖户高涨的养殖热情。现在,不但珠三角地区,就连茂名、湛江等粤西地区的养户也蠢蠢欲动,试图进入这场“狂欢”之中分一杯羹,一些饲料厂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据悉,早在2017-2018年开始,因为当时生鱼行情高涨,茂名、湛江地区已有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养生鱼,但是因为流通受限,加上养殖技术不高,以及生鱼养殖对资金实力要求比较高,粤西地区的生鱼整体养殖规模并不大,也没有溅出什么水花。据业内统计,目前茂名地区罗非鱼养殖面积40万亩左右(包含水库),只有500亩鱼塘在养生鱼,而目前整个广东省的生鱼养殖面积只有6万多亩。
  在此前,粤西地区的鱼塘以养殖罗非鱼为主,是以鱼猪混养的立体模式居多。但在2018年生猪禁养政策实施以来,加上2018年9月以来的“非瘟”横扫养猪产区,不少猪场已经没有什么存栏,在罗非鱼持续低迷行情之下,没有了猪粪补充导致养殖成本升高,养殖盈利比较困难,因此有部分养猪户只好转型养鱼,围蔽猪栏灌水养起了塘角鱼、生鱼,个别养殖户创下了高密度养殖的经典案例。
  在土塘方面,粤西地区也存在塘租低的优势,一些饲料厂也正是看中粤西地区连片的低价鱼塘资源,这两年开始推广起生鱼养殖,避开珠三角核心市场白热化竞争,将粤西市场作为对淡水鱼料销量的补充,通过建立示范户的方式进击市场。这些进入粤西市场的这些饲料厂中,有主流的生鱼料企业,也有目前份额很小的企业,也有从猪料转型水产料的企业。可以预见,未来粤西市场将有新一轮的饲料市场争夺战,但竞争程度远不如珠三角核心区,这主要是由养殖户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决定了。
  在珠三角生鱼料市场已定型的情况下,粤西市场会不会成为生鱼饲料的新增长点?  □郑燕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