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小儿肌性斜颈尽早康复治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11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李瑛

  出生8天的宝宝睡觉、吃奶时头老是偏向右侧,而且右侧颈部能摸到一个肿块,按压肿块时宝宝还哭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新手妈妈小丽来到医院咨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小儿肌性斜颈。
  听从医生建议,小丽定期带着宝宝到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宝宝头不再歪了,颈部的包块也消失不见了,一家人都放下了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常燕群主任医师提醒,小儿肌性斜颈是常见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家长应及时予孩子康复治疗,早期治愈率可达到70%-80%。
斜颈可致面部畸形
  据介绍,小儿肌性斜颈主要表现为患儿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在发病肌肉的作用下,头斜向患侧,下颏转向健侧,出现头颈部活动受限。该病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母亲怀孕过程中胎位不正或伴有脐带绕颈等因素影响下,导致患儿胸锁乳突肌血管供血问题而引发的肌肉疾病。
  有的家长会问,孩子这么小就去康复太遭罪,长大些再去治疗,不好吗?对此,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黄智能主管技师表示,小儿肌性斜颈若是早期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错过最佳康复期,将导致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钙化,患儿在2岁后患侧可能出现面部畸形,有的甚至面、颈部严重畸形。表现为面部小且不对称、眼裂狭窄、眉毛向下、斜视、颈椎侧弯等后遗症,即使手术松解治疗也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牵拉按摩纠正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并不复杂,早期治愈率可达到70%-80%。”常燕群主任表示,关键在于家长要及时发现,送孩子到正规医院康复专科接受治疗。
  康复治疗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先热敷患部20-30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接着在患部涂上按摩软膏,改善肌肉黏连、软化肿块;对肿块轻柔牵拉、按摩,向健侧牵拉患儿的头部,进行与畸形相反的方向做侧头运动或者将头旋转向患侧进行牵拉,使肌肉组织拉长,并以被动活动或按摩来松弛该肌肉,从而使患侧肿块消散、僵硬挛缩缓解。随后,按摩患侧颈后方肩膀处,缓解因长期斜颈导致的肩胛带紧张。
  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设定治疗强度:一般每次牵拉、按摩15-20分钟,一天4-6次,10天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按摩有风险,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黄智能说,婴儿一天平均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故按摩、牵拉、热敷、电疗等治疗不能持续进行,颈部居中的有效控制时间可能不太够。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部分家庭治疗,在抱孩子、逗玩、练抬头、喂养、睡眠时,都可适当引导与斜颈相反方向的体位,或使用中空的定型枕头固定头部位置,及时纠正颈部姿势。
  因婴幼儿颈部肌肉力量欠佳,部分患儿有复发的可能,建议完成疗程治疗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如3-6个月未见异常,基本就不会复发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