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眼前历历景中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8月13日版次:13
| 宋词小札 |
  这是一百四十四字的长调。从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出柳永铺叙景物的艺术才能。
  它抒写的仍然不外是游子思归之情,其内容无非就是“思归”二字。要填满这样一个长调,单用抒情语言,不但没有那么多话好说,而且就算勉强敷衍成篇,也一定使人觉得空洞可厌。柳永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因此他索性把三分之二的篇幅放到景色的描绘上,以景染情。又因为它的主题是“岁晚归期阻”,于是铺开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可爱冬景。
  柳永有一个很出色的本领,就是善于捕捉画面优美、形态生鲜的景物放入他的景框之中。其中有主有次,有近有远,还有特写的镜头,交错变换,形象丰富。
  请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倾杯》
  写夜宿山村的萧条寂寞,却用“一声羌笛”振起精神,使人如闻其声。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满江红》
  这是写江上的暮色。用“尽载灯火归村落”,描画初夜的归舟,何其生动入神!
  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女冠子》
  带着诗意的凄清和神秘,十分耐人寻味。
  这类很多,可以不必详举。
  这首《夜半乐》的成功,也全是得力在“望中酒旆闪闪”一段和“浣纱游女”一段。作者着意用力去捕捉几个动人的连续画面,给整首词平添许多活跃的声音和色彩。特别是“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几句,一幅美妙的斜阳村落风物画分明如在眼前。
  从文字的情趣去看,这些写景的句子,既是诗歌,又似散文。是散文的诗化,又是诗的散文化。两种文体在柳永手里似乎很调和地糅合在一起,呈现了一种综合的艺术美。在两宋词坛中可说是不多见的。
  现在再就整首词略谈一下。
  开头三句,先写一位游子在寒冬中乘舟南行。句中用了“乘兴”二字,暗暗捎带出他还没有感到离乡背井的苦处,所以还颇显出兴致勃勃的神气。
  从“渡万壑千岩”到“樵风乍起”,写航船正在经过浙西山区(所谓“越溪深处”),曲曲折折走在深谷巨壑之间,逐步来到开阔地带。由于地势平缓,所以说“怒涛渐息”;山风强烈中时见樵夫来往,所以说“樵风乍起”。通过景色的变换,暗示了游子在旅途中已经走过一大段地方。
  上面用粗略的大笔概括了一段旅程,以下就换用细笔,转作细致的描写。
  它分成三组镜头:
  “更闻商旅相呼”到“翩翩过南浦”——这是一个热闹的小集镇,也是个交通繁忙的地方。可以看见许多船只正在启碇开航,也能听到旅客的叫嚷喧闹。有些船只很轻巧,绘画得很美,里面坐着高贵的客人。
  “望中酒旆闪闪”到“渔人鸣榔归去”——他坐的航船如今靠近一个渔村了。看得见岸上有随风招展的酒旗子,酒旗下面是几行染霜的树林,隐隐显出一簇村舍,飘出了一缕缕的炊烟。这时日已沉西,许多渔船纷纷摇着桨回村去了。
  “败荷零落”到“含羞笑相语”——他坐的船终于靠在岸边。隔岸就是一片莲塘,莲叶都东倒西歪,残破得不成样子;杨柳也落了叶子,光秃秃地剩下许多遮不住人的视线的枝条。可就在这一片萧条冬意中,却陡然出现了三两成群的少女。她们刚好到江边浣纱回来,挺快活地走着,远远看见有生面的男子汉,便赶忙绕开了走,却又带点害羞的神气,仍旧嘻嘻哈哈地,边说边笑,边笑边跑。
  她们可不料这一下陡地把离乡游子的思乡之情深深打动了……
  这样,三段就有三种不同写法。先是远景,次是中景,然后是近景。一段比一段更鲜明,更强烈,也更放大。
  它们仿佛能产生一种挑逗的作用:本来还没有思家念头的这位游子,眼看到那群愉快的姑娘的音容笑貌,不知怎地,埋在自己心底的情感,竟像火药给雷管燃引,一下子爆发起来。
  美好生活的回忆,往往是只凭一响笑声,一个笑靥,就能牵出一大片来。这个游子正是这样。如今他强烈地怀念起家乡的生活来了。一幕幕往事恍如一串串零乱而又非常系人意念的镜头,在他眼前不断映现。
  于是“绣阁轻抛,浪萍难驻”的叹息,“岁晚归期阻”的感慨,都一齐奔集心头。他回头北望,京师的道路杳在天际,泪眼远盼,总无踪影,只听得长空的雁声在黄昏中由嘹亮而逐渐消失。
  词的最后两句,用“断鸿声远”带出怀念汴京之情,很能传神。后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似乎也是由此处得到启发的。
  运用长调填词,少不免要利用对景物的描画来铺叙和挪展。在这方面,柳永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一部《乐章集》可供我们撷取的材料还是不少的。       □刘逸生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鹚、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柳永《夜半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