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男子头昏两年查出卵圆孔未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0月08日版次:11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游华玲 张鸣宇

  两年多来,34岁的李先生一直被头昏困扰,时常出现头部的昏沉感,情绪激动的时候头昏的症状还会加重,辗转多家医院,未找到头昏根源。近日,李先生慕名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心内科就诊,被查出卵圆孔未闭,心内科主任周滔为李先生进行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术毕回到病房后,他的头晕头痛、昏沉感都消失了,感觉特别轻松。
血液分流影响大脑
  李先生于9月初到南医三院心内科就诊,由梁燕琼副主任医师接诊。梁主任耐心听李先生叙述病情,查看之前的检查资料,建议他做心脏彩超检查,看看心脏的情况,结果发现李先生心脏的房间隔上可能存在卵圆孔未闭。进一步的右心声学造影超声检查提示:患者加做Valsalva动作后,左心房内的微泡数量较前增多。提示李先生的房间隔卵圆孔未闭,存在右向左分流。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梁燕琼介绍,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座房子,这座房子里有4个房间。左心有2个房间,分别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也有2个房间,分别是右心房和右心室。正常情况下,左心和右心之间被两堵“墙”(房间隔和室间隔)隔开,不能直接相通。其中,房间隔就是隔开左心房和右心房的这“墙”,这堵墙上存在一个很小的孔道,称为卵圆孔。
  梁燕琼介绍,卵圆孔在胎儿发育时期是连接左右心房之间的重要通道,在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方面不可或缺。不过,小宝宝出生后右心房压力降低,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两边的压力不平衡,这个通道就会自行闭合。若大于3岁卵圆孔仍未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据介绍,未能闭合的卵圆孔形态上并更像是两片“窗帘”之间的缝隙。当右心房的压力增加,“窗帘”瞬间被掀开,两片窗帘之间的缝隙增大,于是就出现了右心房的血液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的现象。这在右心声学造影时就表现为,本来只应该存在于右心的微泡也在左心出现,这种现象称为右向左分流。存在右向左分流时,右心系统内存在的微小血栓、血管活性物质等可通过开放的卵圆孔进入左心,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组织,引发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导致脑栓塞、脑缺血发作及偏头痛等。
微创封堵术除病根
  李先生虽然有高血压病,但是他的血压控制得很好,头部昏昏沉沉的感觉与血压水平的波动没有关系,头颅磁共振检查也没有发现相关的病灶。入院完善了相关检查后,心内科主任周滔为李先生进行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这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手术,在局麻状态下,将一个专门的封堵器放置到卵圆孔未闭处,堵住这条异常通道,解决该处造成的右向左分流问题。手术共进行了45分钟,术后仅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且伤口很快愈合、患者随即下地活动。术后,李先生定期回心内科门诊随诊,自述没再出现头晕头痛症状。
  据心内科主任周滔介绍,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头部昏沉、不清醒的感觉,且反复就诊、检查找不到相关的病因时,要警惕心脏存在卵圆孔未闭的可能,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