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回望并追叙生命旅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10月08日版次:13

  你会产生一种错觉,像是走进了一幅岭南的水墨画中。 网络图片

  《吾生梦幻间》,盛慧 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盛慧的散文集《吾生梦幻间》分为“在岭南”“忆江南”“梦西南”三辑,以岭南、江南、西南为空间线索,串连起自己生命行走的路线,追寻的是心灵跳动留下的轨迹。“我”即盛慧,盛慧即“我”,我愿意相信,这部散文集正是他过往生活的真实写照。
  走在曾经的东华里、而今的岭南天地的小巷里,“阳光从紫荆花的叶子里倾泻下来,你会产生一种错觉,像是走进了一幅岭南的水墨画中,仿佛穿越时光的走廊,回到一百年前。”古村落、石湾窑、桑园围、下川岛都是他真诚书写的对象。诗意,是盛慧笔下岭南的显著特质。其中写得最扣人心弦、最波澜壮阔的是《梅岭记忆》,盛慧在其中爬梳梅岭古道自古以来漫溢其中的英雄气。张九龄、惠能、文天祥、苏东坡、戚继光、汤显祖,都曾在此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他们见证的是梅岭古道的前世,而把古道的英雄传统延续下去的是陈毅元帅和他的战友们,这恰恰是作者的重心所在。带领部队在层峦叠嶂、茅草齐腰的梅岭打游击战,这是他的智慧与意志。寒气逼人时,衣衫单薄的他们背靠背取暖,抱着野草当被子,这是他的乐观、豁达。在生死关头,他借写《梅岭三章》明志,尽显豪情与诗意。
  诗意,在日常的惬意生活中流淌,更在峥嵘岁月里包裹着不屈的灵魂。它不仅是轻盈的,有时候还是沉重的,人在其中实现精神的超越与升华。这,恰恰是普通人可学的。由此,对盛慧的定居岭南,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忆江南时,作者想要传递的则是温度。故乡,是温度最浓烈最恒久的场域。
  叔叔是《家族的秘密》的主角。从小被送走、长大后不得不返家的叔叔,因为记恨奶奶把他送走,因此而自卑、自伤、自怜的他,自学成了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职责与本能,从小缺失爱的他反而把许多的爱给了需要他帮助的人。这样的叔叔却因心脏病英年早逝,“出殡的那天,很多人闻讯而来,他们把小镇挤得水泄不通。有一个老太太,哭得晕了过去,更多的人是默默地流泪,默默地跟随。”写作此文,流露的是愧疚,甚至是深深的悔意。同时还是刻骨铭心的骄傲,为有这样一个叔叔而骄傲。
  《怀念是一个动词》篇幅虽短,我却喜欢至极。十二月的极冷之夜,盛慧揣着刚刚写成的热乎乎的诗出门。彼时,天地异常安静,自己的脚步清晰可辨,为了克服恐惧,他哼起歌来。外出为的是找一个叫吴永仁的乡村作家,他白天在水泥厂上班,只有晚上才有空,有空写作有空指导盛慧。有时候他们一边喝辣的酒,一边吃花生米。“他的家狭窄、陈旧、灯光昏暗,却有一种我在其他地方从未体会过的温暖。”除却这个明显流露感情的句子,通篇都是动词,通篇都是不动声色的怀念。我知道,盛慧怀念的不仅是关于诗歌的交谈,而是交谈时的单纯,除却诗歌,生命中仿佛没有其它。诗歌就是生命。这样的交谈,连父亲也不反对。返回时,家中的灯亮着,那是父亲在等他回家,为他开门。可见,他怀念的不仅是吴永仁,还有体贴的父亲、寂静的乡间平原、严寒至极的冬夜。
  江南是他的故乡,这里沉淀着他生命来路的种种要素。那些或深或浅地走进他生命的人,是他在独处时常常挂念的,不管他们活着抑或逝去。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盛慧。回望江南,涉及的是出身与成长,不是可有可无的。
  行走西南,是离开一己生活的暂时突围。在“梦西南”的字里行间,汨汨流出的是静谧。在凯里享用过的晚餐、杉木河漂流时置身山与水之间、坐于门口制作百褶裙的女子、突然而至的苗族飞歌、荡舟草海时听到的鸟鸣、阳光灿烂的午后于隆里寻访王昌龄的足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为日常难得的际遇与享受。是偶尔走进的小径或岔路,转悠一番,是生活的调剂与变奏。可无,有则更佳。暂时的突围与远离,可让观察的角度更客观,审视更明晰,人心更洒脱。
  于《观水路》中,盛慧写道:“一个流浪者,对生活很少苛求,他的内心有一个宗教,他不言语,他的行走,就是祷告。”我以为,这是盛慧的自况。作家,应该而且注定是精神上的流浪者,这无关乎他是否定居某处,亦无关乎他到过何处。他的行走是文字上的,读者不能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背影有时候反倒是假象或骗局。足不出户的作家,极有可能正在进行着更加辽阔、深邃的流浪,只有他才是他自己的召唤者。除却自己,谁都不能命令他停下脚步。
  说到底,行走或流浪是作家生命力的标志之一,作品的多寡不能成为判断的唯一标准。有的作家只有一部作品,但是其流浪的辽阔与遥远,是别人等身之著作不能比拟。有的作家作品一部接一部,其实只是不断重复自我、原地踏步。盛慧到底可以归为哪一种作家?为时尚早,不可得知。但是我明白的是,行走、流浪并书写超出日常生活的地域,是作家创作上不安分的体现。我以为盛慧正在此列。
  对盛慧来讲,《吾生梦幻间》是对人生轨迹的梳理与回望,这是对自己恳切又悠长的提醒。生命何以至此?当从往昔岁月里细心寻找。岭南、江南、西南,三个地方和它们各自散发出的特质,皆无声无息地丰富、润泽了盛慧的生命,成为他写作之河从不滞涩、浑浊的精神源头。我亦深知,落于笔尖的书写,绝不是一次回望即可催动。如此说来,回望的时刻虽短,却是年深日久的。源于回望或回忆的文字,绝不会止于《吾生梦幻间》十几万字的篇幅而已。
□张家鸿
  《吾生梦幻间》,盛慧 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下一篇:“崭获”应是“斩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