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网上买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14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日前有用户指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金融服务即“美团月付”,欠款100多元。不少网友表示,也曾有过类似经历。记者了解到,“美团月付”是一种授信付款服务,逾期会在个人征信中体现。目前,当事人表示事件已处理,被免除贷款费用,但心情仍十分复杂。(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李英锋:网上买菜成“网上买贷”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引发了很多消费者的吐槽,暴露出一些网络平台过度推销贷款、诱导贷款的难看吃相。对此,市场监管、银保监、商务等部门以及消保组织有必要介入干预,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收集企业的违法侵权线索,梳理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约谈、立案查处、推行网贷格式合同范本、曝光典型案例等形式,倒逼平台企业增强自律意识,守住底线,规范贷款行为,警示消费者擦亮眼睛,增强维权意识。而消费者在消费下单时应该多留个心眼,谨慎查看有关按钮或内容,避免误操作、误贷款。
  @堂吉伟德:此类乱象并非孤例,而是存在已久的治理顽疾。尽管深受消费者所诟病,相关部门也开展了多轮次的专项治理,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类似“不告之而单方授权”的侵权行为依然相当普遍。比如,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微信公号1月10日发布消息,称2020年11至12月,在隐私合规和网络数据安全监管方面,省通管局共监测发现201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和安全隐患问题。
  相关APP之所如此任性,跟约束机制的威力和能效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相关专家所言,尽管在法律层面并不缺乏相关依据,但是在执行层面则难以落到实处,侵权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太少,消费者权利很难获得实质性保护。以上述事件为例,用户通过各种渠道最终解决了麻烦,不过相关平台公司除了免除贷款费用,并没有让消费者获得实质性补偿,更没有让其他消费者免于同样的困扰,“默认”的暗箱操作和违规之举依然还在延续。
  @杨燕明:对监管部门来说,或许可以把这当成一条举报线索,从这一次开始处罚。只有相关法律的落实与执行情况达到预期了,才能形成必要的警示效应。
  对任何企业尤其是占据垄断地位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不能用大数据、新技术来“欺负”用户,欺瞒消费者;也希望监管部门积极作为,对相关企业从严从重处罚。唯此,类似“美团月付”成默认服务一般的事情,才不会成为互联网巨头们下意识的习惯动作。
  美团
月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