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特色农品“进站上车”?对交通站场也是好事一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01月14日
版次:
02
| 推荐 |
春节将至,如果旅途中漫步广州南站等铁路枢纽,你也许会发现扶贫农产品展销专区,在那里你能买到不少心水的特色农产品。再往前数,去年11月份,“粤食粤美味”广东扶贫农产品高铁营销中心启动暨进高铁系列首场推介活动(揭西专场)在广州南站举办。据悉,这是全省首个在高铁站设置的扶贫农产品营销中心,旨在对接高铁客流人群,拓展营销推介渠道,而这也是铁路部门发挥行业帮扶优势,拓宽地方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又一举措。
从时间上看,在广州南站的这场推介活动,颇有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因为一个多月后,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三部门就联合印发通知,就客运场站服务区扶贫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共同行动发出倡议。根据要求,开展展销展示活动的区域,不仅包括高铁站在内的铁路站点,也包括公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政策鼓励这些区域发挥客流集散、物流畅通、商贸配套等既有优势,推动省域范围内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与客运场站运营主体合作对接,发挥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双重效益。
无需否认,高铁等客运站场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数量众多、遍布全国。哈罗单车、美团单车为什么迅速抢占用户,中石化等巨头为什么很容易就搞起了便利零售?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终端和网点众多,而在这一点上,客运站场也具备同样的优势。不过,在大众一贯的认知里,与普通门店相比,火车站展示区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出一个档次,最通常的就是外面一块二块一瓶的矿泉水,在站场要卖到3元乃至更高。如果特色农品的定价机制如出一辙,可能叫好不叫座,影响到展销的实际效果。
实际上,对类似的担忧,有关部门也不是没有考量。这里的问题出在哪,主要在于商品叠加的铺租等潜在成本。因此,前面的政策也提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铁路单位要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根据实际条件酌情采取减免场地、配套水电费用等有关优惠政策。不过,考虑到缺乏内在动力,政策落地的效果有待观察。如何调动站场运营主体的积极性,这势必成为一个绕不过的关键命题。
按照一般的理解,类似的展示展销,肯定是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搭便车,以他们获益居多,而对客运场站运营主体来说,更多停留在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等社会效益层面,至于经济效益方面可能乏善可陈。但其实转变思路天地宽,特色农品“进站上车”,对交通站场也是好事一桩,关键得创新思路,通过系统谋划整合资源。去年有段时间,江浙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火了,甚至于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打卡圣地。反观省内,类似的创举不说没有,但整体寥寥,这其实也是思路差异导致的结果迥异。
那交通站点该如何做?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鉴火了的服务区模式,将其具备的多种优势叠加集成,进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广州南站为例,作为国内最为气势磅礴的站场之一,观高铁聚集又流散,其实暗含旅游、摄影等方面的商机,完全可以借助高铁概念,再叠加省内特色农品售卖等特色,丰富其内涵,打造融公共交通、旅游观光、摄影采风、特产采购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如此一来,岂不也是美事一桩?
(作者胡一刀,时评人)
上一篇:
“网上买贷”
下一篇:
◎围观·事件浙江杭州◥>
上一篇:
“网上买贷”
下一篇:
◎围观·事件浙江杭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