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围观·事件浙江杭州◥>

相亲5天见家长这个男生有点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1月14日版次:02
  近日,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姑娘发帖吐槽:相亲认识不到5天,男生找各种借口来我家,说看了家才能决定有没有接触下去的必要。看我家条件?看我父母好不好相处?本来觉得人还可以,瞬间反感了……姑娘说,她还是不适合这“火箭般”的相亲节奏,考虑退出相亲市场了。@钱江晚报
  @杨朝清: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婚恋的情感本位有所降低,一些人容易被“利己”俘获,在利益的加减乘除中迷失了婚恋的价值和意义。精致的利己主义,或是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或是把利益当做唯一驱动,情感、婚恋都可以为了利益让路。这一切,在“认识不到5天见家长”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宁妈:男女双方的想法都没毛病。女方觉得,进展太快也显得对自己不够重视。男方却觉得,见父母也并不意味着就要结婚,只是对双方家庭有了解基础的前提下,也会减少将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或许从这位女生吐槽相亲对象开始,就说明他们之间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不开始这段感情,也可能是件好事。
◎微观·杂谈
  @王红艳:21世纪初期,乡村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乡村和农业成为“反哺对象”。另一方面,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将乡村和农业当作汲取资源之工具的情况。例如,国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然后利用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优势产生土地价格“剪刀差”,再例如,农民工的实际收入与城市工人实际收入之间的“剪刀差”。这些新式、隐性、或多或少的“剪刀差”一直以来都在为我国城市化的提速和工业化的加深默默地提供着土地支撑和资金保障。
  @熊丙奇:以升学为导向的我国乡村教育,从根本上是教育学生背井离乡逃离乡村。近年来,媒体在报道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时,都是以乡村学校、教师培养了多少大学生,作为办学、教书的业绩。哪怕是学生考进大学,后又回到乡村学校任教,他们的目的,也是把更多乡村孩子送出这个地方。这样的乡村教育,也加快了自身的衰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