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鱼刺扎进肺叶咳血8个月

“软硬结合”支气管镜安全取出异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2月02日版次:12

  CT显示肺部右上有长条状异物。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没想到让我咳了这么久的不是肿瘤,而是一根鱼刺!谢谢医生,是你们救了我!”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来自惠州的林阿姨对江山平教授团队连声道谢。
  49岁的林阿姨从8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咯血的症状,多次辗转就医,最终在该院经“软硬结合”支气管镜手术,在肺部右上叶取出一根长约3厘米的鱼刺。
鱼刺扎进肺部误认为肿瘤
  林阿姨描述,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卡过鱼刺,只记得是从8个月前出现症状。在惠州当地医院就诊时,刚开始被诊断为肺炎,用药后一直没有好转。后来CT检查发现肺部有异物,又做了支气管镜,发现右上叶支气管有肿物,怀疑是“肿瘤”,这下可把林阿姨吓坏了。“我想着自己不抽烟、不喝酒,怎么肺里会有肿瘤呢?”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她来到广州寻医,几经波折,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入院后CT检查发现,林阿姨肺部右上叶有一个高密度影像,异物长度接近3厘米,而且有一端很尖,扎在了肺里。
  “正常人的气管直径不超过2厘米,这个异物又长又尖,建议采用‘软硬支气管镜结合’,尽快取出异物。”该院呼吸内科主任江山平教授充分评估病情后表示。
“软硬结合”镜下取鱼刺
  据介绍,“软硬支气管镜结合”是指先在气管内插入硬质支气管镜的管鞘,软式支气管镜再通过硬镜管鞘进行操作取出异物,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使用硬镜可以保证稳定的腔道操作空间,在取出异物时避免异物掉落损伤其他部位;二是取出异物时可能会出血,硬镜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止血方法;三是由于硬镜不能“转弯”,而异物位置是在肺右上叶,因此需要更灵活的软镜精准找到异物的位置。
  1月13日,江山平教授团队提前联系麻醉科和胸外科,做好中转手术的预案。次日,在麻醉科协助下,呼吸内科林小玲主治医师为患者在全麻状态下用“软硬支气管镜结合”的方式取出了异物。
  取出异物后发现,这是一根长约3厘米的鱼刺。鱼刺所在位置支气管黏膜已经长出了肉芽组织,这也是在此前支气管镜检查中被误认为是“肿瘤”的原因。术后林阿姨咳嗽症状明显缓解,由于鱼刺扎进肺部导致感染,她还需接受抗生素治疗,复查CT无异常后出院。
  “这根鱼刺的尖端接近肺静脉,若再不处理,有可能扎破血管,导致出血,后果不堪设想。”林小玲医师表示,“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若进食后出现呛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若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异物进入气道,及时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
  CT显示肺部右上有长条状异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