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虾苗红利消退 中大虾是盈利关键点

2021小龙虾这样养:平掉稻田环沟精养小龙虾,放苗4000-6000只/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3月04日版次:10

  稻田改成精养塘,需要填平环沟、彻底清杂;栽草前要旋耕,这样更利于水草扎根。

  据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2000万亩,其中稻虾养殖面积达到75%左右。受到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小龙虾苗和库虾价格跌到有史以来最低,这让很多养殖户信心受挫。由于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现在市场上对虾苗需求已经接近饱和,曾经靠卖虾苗就能获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小龙虾养殖的第一波红利正在消退。
  时至3月初,随着天气回暖,小龙虾采食在恢复中,也是虾农规划新一年养殖的关键时期,继续靠卖虾苗赚钱这条路已然不通,那么,今年小龙虾该如何养?
龙虾养殖进入第二阶段
  “现在小龙虾养殖已进入第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的盈利点在于中大虾”,日前,在农财云课堂上,长期奔波于小龙虾养殖一线的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区经理禹东方介绍,小龙虾养殖的发展红利取决于供需关系,第一阶段的虾苗需求已经饱和,主要由养殖产区消化,第二阶段的需求则是来自消费市场,第二波养殖红利由掌握大虾、中虾养殖技术的养户拥有。
  据介绍,小龙虾养殖红利有中大虾、库虾、虾苗红利三种。其中大虾、中虾的红利高而相对持久,这是因为消费市场需求旺盛、稳定,但有养殖技术难度,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库虾的养殖红利低而持久,库虾原料主要来源于稻虾模式,加工厂能否增加收购量,能否创新出更多受市场追捧的食品样式或“菜品样式”对红利增加影响大;虾苗红利适中而短暂,每年购买早苗、大苗的养户对虾苗红利影响比较大。
养中大虾落地方法有二
  “2020年下半年养殖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人已经把稻虾塘的环沟平掉,搞成一个类似于精养塘的塘,通过进早苗、大苗、早卖大虾的方式盈利。”禹东方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养殖户已经意识到虾苗红利消退的问题,开始转型精养养中大虾,通过平环沟、杀虾苗(药物杀灭、天敌动物)等方式严格控制虾苗密度,争取更快地养出大虾中虾。
  养出中大虾的具体落地方法为:①对于只有一个虾塘的养户,可采取如下养殖模式,多起捕、少留种、多下地笼不停卖虾,同时栽好草,在虾塘中适量投放鳝鱼、黑鱼控制虾苗数量,重视日常管理。如果使用药物(如菊酯类)杀灭虾苗,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注意休药期,以免影响上市。
  ②对于有多个虾塘的养户,则可采取育养分离模式,即用1-2个塘做成育苗塘,保留环沟育苗;其他的塘平掉环沟,做成养成塘(种稻和精养小龙虾轮作),精养塘在投苗前一定要彻底清塘除杂、晒塘,旋耕栽草,在2月下旬3月初放苗,投苗密度建议在4000-6000只,最早在3月底就可以有虾卖,一直卖到5月前,赶在大发病前、小龙虾大量上市前将虾卖完,在这期间能卖个好价钱。
好环境+好营养=养好虾
  禹东方还表示,当前养小龙虾务必要抛弃“养小龙虾很简单,粗放管理就能养好”的观念,有这个观念就很难将小龙虾养好,必须坚持始终如一的认真管理,不要因为正常周期性价格波动而摇摆、中途放弃。其中,稻田养虾栽草是稻田养虾最关键环节,这是因为构建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小龙虾蜕壳频繁,蜕壳翻倍大,易养成大规格,且体表和鳃丝干净,无纤毛虫,不易缺氧,否则容易长成“铁壳虾”,产量也不高。
  种好水草,构建好环境,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营养,不要按照种地的思维,用尿素、碳铵等化肥施肥,这样种出来的水草长势凶、茎秆细、叶片嫩窄,根不深,经不住踩踏易被破坏;建议用“水草专用肥”,使水草按照“先生根、再贴地分枝,最后向上长”的顺序长成一塘“根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肥厚”的好草。②溶氧,早用强氧化底改改底除臭,温度回升早用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分解稻茬稻草,防止稻茬稻草腐烂,底黑底臭底热缺氧导致的水草黄根黑根,最后烂根死亡。如果水草过密过厚,可通过“割草头、疏行距”等方法及时割草,保持合理密度,保障水体通风流动,避免池底缺氧。
  最后,在小龙虾营养供应搭配要均衡充足,可使用微生物、浮游生物、饲料、冰鲜鱼等投喂,特别是动物性的饵料供应意义重大,如优质鱼粉、冰鲜等,建议小龙虾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2%,以保长势快规格大抗病强,蜕壳翻倍大,腹部大而饱满,活力好,肉质饱满有弹性,投料充足情况下自相残杀少,成活率高,产量高。
  “整体要求是让虾多吃快长赶快卖!”禹东方强调,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停卖,不断降低密度养大虾,虾长速慢、水浑、夹草、缺氧发病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卖虾来改善,但是在天气变化大(如大雨、大雾)、缺氧时不卖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燕云
整理报道
  稻田改成精养塘,需要填平环沟、彻底清杂;栽草前要旋耕,这样更利于水草扎根。
分享: